哦!明天朕去看看她。朕常不能守在她身邊照顧,辛苦皇后你了。”
蕭後笑道:“這本是臣妾分內之事。臣妾一定會盡心盡力的。”
正說著,北方來報,契丹入侵營州,詔通事謁者韋雲起請突厥出兵聯合討伐,啟民可汗發騎兵二萬給韋雲起指揮。韋雲起既派突厥詐說去柳城(營州)同高麗做貿易往來,契丹本和突厥關係不錯,沒有懷疑做準備,韋雲起趁機偷襲,大獲全勝,俘虜了契丹四萬多人,還有牲口無數,沒有動用隋朝軍隊,契丹從此向隋俯首稱臣。皇上聽了大喜,說:“韋雲起用突厥平契丹,兼才文武,朕要重用他,官封治書侍御史。”說完親自拉了蕭後下座同群臣起舞狂歡。蕭後原本是準備來勸諫的,心沒在席上,只是強撐陪著,有了前面的喜訊,倒也有幾分興致與皇上共舞。
筵席開到深夜,散場以後,蕭後對皇上說:“聖上命龍船所到之處,州縣都要貢獻食品,這樣不太好吧!興師動眾不說,現在天氣漸漸轉涼,那食物就是儲存的再好也要變味兒冷掉,吃著也不舒服。且獻的太多吃不了都浪費了。”
皇上說:“讓他們運轉的速度快點兒就可以了。吃著舒服不舒服是一回事,主要是藉此看他們的忠心。他們心裡有朕,自然會把各個細節都考慮到位。至於吃不了那有什麼關係呢?總比不夠好。”
蕭後說:“母后駕崩之前,曾與臣妝談及治家之道,一要檢樸,二戒女色,今皇上所為,恐非社稷之福。”
楊廣聽了頗不以為然,說:“母后過於固執迂腐,你不要受母后的影響,人生在世,也不過幾十年光景,應及時行樂。象父皇母后那樣的生活,連一個普通官宦人家都不如,還說什麼帝王之尊?”蕭後見皇上不聽,只有不語。
以後龍舟所到之處,五百里內都獻食,有的州一次所獻多達上百車,宮人們吃不了,臨走前只有將沒吃完的東西都倒了埋掉。蕭後看在心裡,十分心痛。要知道她成長在貧家,自幼接受的教育都要愛惜東西。嫁給楊廣後又飽受節儉的隋文帝獨孤後薰陶,一直在心底保持著簡樸的作風。現在面對楊廣的鋪張浪費卻無計可施,想想坐在書房裡寫下述志賦》:
承積善之餘慶,備箕帚於皇庭。恐脩名之不立,將負累於先靈。乃夙夜而匪懈,實寅懼於玄冥。雖自強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滯。思竭節於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實庸薄之多幸,荷隆寵之嘉惠。……
第四章 母儀天下 第十四節 勸諫2
寫完之後,實在不願意親自拿去給皇上看,便託簡兒拿去。皇上接過來看,讀至“思竭節於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實庸薄之多幸,荷隆寵之嘉惠。(思心竭慮為遵循天道,然而才能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能受到皇上的寵愛和優待,是庸資薄質的我的榮幸”時,點頭稱讚,說:“皇后太自謙了。”當看到“原立志於恭儉,私自兢於誡盈,孰有念於知,苟無希於濫名。(我本來想小心簡樸謹慎的處事,並不想得到一些沒有必要要的美名。”看出皇后是以賦進諫,便再也不願看下去了,丟到一邊。簡兒回去向蕭後覆命,蕭後聽了皇上看後的反應,只有搖頭嘆息。簡兒說:“其實娘娘也不必多慮,說不定過一陣子皇上他自己膩味了就不會在這樣做了,他一直都是勤勉的,或許這只是一時的興趣。”
蕭後說:“如果皇上真的只是一時的興趣我倒不擔心了,我就怕人一旦放開了,就收不回去了。人從艱苦的生活走向安逸的生活容易,要從安逸的生活回到艱苦的生活就很難。皇上他現在萬事都注重鋪張的形式,養成了習慣就會受不了繁華過後的冷清。”
簡兒說:“現在國力富足,應該沒什麼大的影響吧?”
蕭後搖搖頭說:“短時間看不出來,以後難說。皇上現在修東都和大運河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資。如果說光物資方面用盡了還可以用人力來滋養儲備,可是人力的過度使用就很難彌補,間接的影響物資的再生產。現在聽他們說修大運河男人已經不夠用了,婦女都上了陣,據說好像為這項工程還死了不少人,也不知是真是假。皇上還說這只是他要做大事的一部分,以後的任務更為繁重,長此以往,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國力怎能不衰退?即使修大運河再象皇上說的那樣是千秋功業,至少現在這是國家的一項沉重的負擔。皇上的這個南巡,你也看見了,天天的花費有多大,我在心裡略略一算已經覺得心驚了,還不要說那些需要花錢的細節,真覺得這錢花的就像這運河裡的流水一樣,還沒聽到聲響,就沒見了影兒。再厚實的家底兒,能經得起多少這樣的折騰?”
簡兒想想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