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連升三極了。
見侯嶽這麼忙,小淘乾脆也在一邊幫忙,分門別類的將各種答奏放好,侯嶽就那麼刷刷的籤個名完事,弄的小淘還不放心,怕他有什麼遺漏,又仔細的看一遍,才發現,那些冊子全是一些禮節性套話,即是那種看上去滴水不漏卻沒有實質內容的答奏,自己實在是多慮了。
只一會兒功夫,這些個書冊就處理完了,侯嶽又重新拿出一疊紙,開始寫了起來,這個就不是答奏了,而是建議。
今天,李二同學在同侯同學的任職談話時說到了杜淹等人,侯同學自然是聞歌知雅意,李二是想把杜淹等人招回來了,於是侯嶽又藉機向李二舉薦了李百藥,對於李百藥,李二同學也是久聞大名的,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整個朝廷機構來說,原天策府那點人是不夠用的,這會兒,自是沒有不充的,於是,得到了李二同學的口頭答應,侯嶽這會兒就又把李百藥的名字寫在了這封招回建議上,想了想,侯嶽又把王珪,韋挺一併寫上,說實在的,對於韋挺,侯嶽還是有些不痛快的,自個兒差點叫他給坑了,可不痛快歸不痛快,李二同學即然提到了他,那麼他的意志就要體現。看來李二是要借這兩人安撫太子的人了,侯嶽揉著眉心想著。
臨睡前,小淘又提起了張景之的事情,侯嶽揮揮,不在意,等李二上臺,可是要好好整冶吏制的,那張景之若不知收斂,到時真要自己挖坑埋自己了。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再起風波
第一百七十五章 再起風波
接下來幾天,侯同學依然的忙。天策府撤消了,原天策府官員,正逐步的佔據朝廷各個要職,大家心裡都明白,等到權力完成交接的時候,就該是李淵老同學退位的時候了。
而小淘也在頭疼,那秦風茶樓如今是步步緊逼,借鑑了曲園茶樓邀請歌女彈琴歌舞的手段,那張泉之則是更上一層,從洛陽弄了許多歌女來,直接就是陪客人喝茶,長安的歌女胡風較重,而洛陽的歌女就多了一種柔媚和古典,一時間,秦風茶樓日日爆棚。
於是小淘就找來茶樓的來管事,蔣四和青菊商量。
“要不,我們也多請些歌女陪客吧。”副管事蔣四道,
“不妥。”管事來財搖搖頭:“現在長安各大酒家,歌院,哪處沒有歌女陪客,秦風茶樓是因為從洛陽請來的歌女才一時鬨動。但等這陣子新鮮勁一過,那客流必然會下降的,再說了,我們茶樓一向是營造一種清靜,淡泊,滌心的休閒氛圍,一兩個技藝高超的歌女以曲藝,歌舞助興,能起到招萊客人的目的,但若是過多的歌女陪客,便落了下乘,反面會破壞我們茶樓一直營造的形象。”
“可現在,客流一日比一日少,這陣子,我們的客流被分了不少。長此下去,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蔣四一臉焦急。
“我想,過一陣子,一部份客人仍是會回流的,畢竟他們現在去秦風茶樓也只是暫時圖個新鮮,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什麼也不做,必須要對茶樓進行一次改變,清靜淡雅的環境不錯,但也要能時時給客人帶來新鮮感,這樣才能穩住客人。”來管事看著小淘道。
小淘暗暗點點頭,這來管事倒是深得經營之道。便道:“你有什麼意見?”
那來管事想了想道:“東家娘子,武王廟那大碗茶的說書形式是不是可以借鑑一下。”
大碗茶就開在武王廟的邊上。開業已經有幾個月了,生意一直很紅火,雖說因為薄利多銷原因,利潤並不高,但人氣卻很旺,附近的一些個老大爺還有孩子幾乎沒事就往大碗茶跑,老大爺們往往是幾個一起,滿上大碗茶,邊聊天,邊聽著臺上的說書人說故事,能一坐就是半天。
小淘空閒的時候,把那本古鏡記給加以白話改編後,就讓說書人一節一節的說,孩子們則站桌角,聽故事,聽得入迷,到吃飯的時侯也不捨得歸家,只等自家老孃來扯耳朵,才哇哇大叫。
對於來管事的想法,小淘是理解的,但說書這事不能照搬。要不然,同樣破壞了曲園茶樓的格調。小淘倒是想起清末時,那種戲曲於茶樓結合形式,這個可以借鑑一下,每天抽著一段時間,戲劇,說書,雜耍可以輪著來,自然能不斷的給客人帶來新鮮感,當然,這個時候後世的京劇,越劇,黃梅戲什麼的,都沒有。
但這時,有一個特有的戲種叫參軍戲,就是兩個角,一個是參軍,一個是蒼鶻,便是淨角於醜角,內容以滑稽諷刺為主,很類似於後來的相聲和雙簧。這個在這時代很受歡迎,看著十分的樂呵,還有一種是歌舞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踏搖娘,所謂踏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