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黃絹紙條。
侯嶽越想越怪異,看著手上的黃絹紙條,這封官咋跟打白條似的,不過想回來,這只是李淵拉攏人心的手段,造反總是需要人心的,錢糧這東西李閥自己還缺呢,倒是這些外地散官,又不損失他什麼,封封更健康啊。
只是這學士待詔是幹什麼的?侯嶽問侯海,侯海也弄不清,只說我在幫你問問。侯嶽估計著這會不會就是後來的翰林學士?只是侯嶽又奇怪了,李二公子怎麼會舉薦他當這官呢,似乎自己跟李二公子沒啥交集啊,難道是侯君集使的力。
其實侯嶽不知道,那侯君集不管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但在這時,他只是一個好勇鬥狠,誠府不深的少年人,而偏偏他雖然嘴上不見得怎麼尊重侯嶽這個三哥,可心裡還是挺服他的,而他同侯嶽在一起這的段時間,可以說是他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快樂的時光總是讓人難忘,也因此,跟李二等人交往後,他便難免會常常提到侯嶽這個三哥,再加上後來他投了李二軍中,當了一個小將領,因為年齡小,別人難免會輕看他,這傢伙骨子裡也是個要強的,不但自個兒發狠練功,連帶著也狠狠的操練手下,把侯嶽練府兵的那一套學的十足,,甚至連那鐵人三項也用上了,只不過強度略降了點,別說,效果還不錯,而這些自然全落在了李二的眼裡,也使得李二對這個侯三公子越來越好奇,於是這才有了舉薦之說。
等侯海離開後,侯嶽看看手上的任命書,再想著,鞭炮作坊也開起來了,田地也買了,如今這官也封,而且還是心想事成,一個閒官,不用象柳城那樣累的象條牛,可以說,他這次的長安之行,任務圓滿完成,他很順利的混進了李氏公務員隊伍裡,只等長安拿下,他就可以走馬上任,侯嶽想著是不是趁這段時間,去把小淘和小寶哥接來,也好一家團聚。
正想著,卻聽屋外院子裡有人在叫:“侯三公子在嗎?”
侯嶽出來一看,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有些面熟,仔細一想,認得了,好象是如今武功縣父母蘇大人的公子,叫什麼來著不知道。
“蘇小公子,你好,有事嗎?”侯嶽問道。
那跟著蘇公子的書僮聽了侯嶽的稱呼,卻是裂嘴一笑:“三公子弄錯了,我家小公子姓季,他是蘇老爺的義子。”
侯嶽一聽腦筋裡有絃動了一下,這季姓可是挺少見的,便道:“那倒是我糊塗了,跟小公子也見過幾面,卻未請教過小公子大名。”
那季姓小公子似乎不善言詞,只微一笑道:“三公子客氣,我叫小刀,三公子叫我小刀就可以。我爹讓我來請三公子去吃酒呢。”
“小刀?季小刀?”侯嶽突然的叫了起來,站在那裡,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那季姓小公子。小淘可是跟他說過,當年,季娘子一家人逃難到侯府,在途中有一個兒子失散了,這個兒子就叫季小刀。
“怎麼了?有什麼不對?”那季小刀被侯嶽一驚一咋,弄的一幅丈二模樣。
侯嶽這才回過神來,然後問道:“季小淘你可認識?”
那季小刀一聽侯嶽的話,整個人也激動了,一臉綻的通紅,兩手死死的掐著侯嶽的胳膊:“季小淘!那是我姐,你認識?她在哪兒?”
正文 第六十六章 陰錯陽差
第六十六章 陰錯陽差
侯嶽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在武功縣這個地方,遇個季家那個失散了四年的兒子,原來當年,季家從齊郡逃難出來,正遇上一場遭遇戰,在戰亂中,季小刀走失了,季爹季娘子帶著原來的季小淘在那裡整整找了三天都沒有找到,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失,最後沒法子,才黯然北上,其實原來季小淘的名字並不是這個淘,而是桃。
季爹取名字很不講究的,那原來的季小桃出生時正逢桃上市時節,家裡買了幾個桃子,就叫小桃,弟弟小刀出生時邊上有把小刀就取名小刀,那小鎖兒出生時,買了把長命鎖,於是就成了小鎖。
而季小刀呢,當時年僅十歲的他因為營養不良。瘦得跟豆芽菜似的,被亂軍一衝,就暈倒在地,正好被齊郡逃出來的郡丞蘇君如夫人救了,那蘇夫人原來育有一子一女,只可惜兒子在幼年時病故,如今身邊只有一個年僅六歲的女兒,季小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自醒來後,知道已同父母失散,便一直乖巧懂事異常,照顧六歲的小女娃子蘇巧姐,愣是不要蘇夫人廢一點心思,蘇夫人喜歡的緊,便收了季小刀做義子,於是季小刀就跟著蘇家一起回到老家鄠縣,前不久那李三娘攻下鄠縣,不知從哪裡聽到蘇大人的名聲,便上門請了他出山,最後來到這武功縣當縣令,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