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報……”外面傳來衛兵的報告聲。

“進來。”李靖道,眼睛仍定著桌上的地圖,這張地圖是定襄的城防圖。

“報告將軍,前方探子來報,頡利帶著隊伍朝陰山北撤退了。”進來的是一身風霜的侯山。

“撤退了?”李靖皺了眉頭,此番定襄之戰,突厥主力未受損傷,他本來的意思是以定襄為引,將突厥主力引出來,再聯合李績和張公瑾,內外夾功,一舉滅掉頡利的主力,所以,他此次突襲的人馬只有三千,以三千兵力,頡利哪有不吃的道理,可偏偏事情出了意外,如今頡利居然北撤了。再北方是茫茫大漠,此時的李靖很有鞭長莫及之感。

但李靖心裡清楚,決不能讓頡利逃往北方,那樣將是後患無窮,所謂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何況頡利的主力還未受損傷,那樣,己方兵一退,他必捲土重來。

“將軍,追吧。”侯山在一旁道,他同樣清楚,若讓頡利逃到北方,則此戰可以說是虧一潰。

“那定襄怎麼辦?還有就算追上了,以我們三千對頡利主力,能擋下他嗎?”李靖道,雙眼緊盯著侯山,這一年多來,他負侯嶽所託,盡責教導這個侯老四,心中也不由不感到侯家人的軍事天份,當年侯老2,兵不血刃拿下武功縣,後又追隨李三娘鎮守娘子關,那在軍中,是一員悍將,只可惜英年早逝。

而侯君集。亦是勇猛果斷,而相比起此二者,這個侯老四因為文士出身,身上多了一分儒雅,但該果敢時亦果敢,惡陽嶺之戰,侯老四居功不小,若沒有侯老四從後山的突襲,那拿下惡陽嶺絕對不會這麼③üww。сōm快。

此刻李靖倒想聽聽侯山的想法,不知不覺的,李靖拿侯山當弟子對待,李靖這輩子一身鐵血,但心中亦有遺撼,長子天份平庸,只得在京謀一份都尉的差事,今後不會有太大的成就,次子天份不錯,卻偏偏深迷佛道,前年又跟著玄臧法師偷偷跑了,說是去西方取經,他這個做爹的也管不了了。而三子李昭是幾個兒子中最象他的,只是他自小跟著張大哥習武,亦學了他那份任俠風範,受不得軍中拘束,這回,若不是因為侯家那漂亮的女兒,這小三哪會投身到軍中,所以終歸,小三亦不能承他之業。

所以,不知不覺的,李靖就拿侯山當弟子,傳授自己一身所得。這時候,李靖問侯山,便存考較之心。

“張將軍部離馬邑不遠。可讓他星夜兼程,趕往定襄。”說著,侯山又攤開了地圖,指著通往陰山北的白道道:“頡利撤往陰山北,必經白道,而李績將軍距離白道對比起其他幾路兵馬來說要近的多,可讓他帶兵去白道阻擊頡利,而我們則星夜追擊,於白道處同李將軍會合,到時,視情況再做下一步打算。”

聽了侯山的話,李靖微微的點頭,心裡很欣慰,一個剛從軍不久的小將,能有這份佈局和心思,不容易。不枉自己這一年多來的悉心教導。

“好,你立刻派人去給張將軍和李將軍傳令。”李靖刷刷的寫好令書插上羽箭,交給侯山。

“是。”侯山接過信件,轉身出了李靖的帥帳。

焦急的等待了一天,第二下午,張公瑾帶著兵馬一路風塵的趕到了定襄,是夜,李靖便糾集三千鐵騎,帶著軍糧,趁著還未暗下的夜色出發了。

誰也不清楚,這次出擊會有什麼結果,茫茫大漠,三千騎人馬不過如大海上的一葉小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勾,時值正月,中原的江南定已是春意融融,而這大漠之上,卻仍是寒風刺骨,人馬呼吸間,仍噴著白氣。

而李靖帶著三千騎沒日沒夜的在大漠上賓士,渴了就抓一把尚未融化的雪丟在嘴裡,那刺骨的冷讓人汗毛倒豎。

“將軍,過了這片草原。就將進入白道了。”侯山看了眼地圖,縱馬到李靖身邊道。

“好,我們再加把勁,一定要將頡利留在白道。”李靖一揮手中的劍道。

三千騎人馬又在黑夜中急馳。大地發出沉悶的聲音,刺骨的寒風呼嘯而過,更重要的是連日奔襲所帶來的身體的疲憊,讓人幾欲昏倒下馬,不知誰突然唱起了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