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之一。千百年來,靈山寺以“廟門東開、僧尼同寺、帶髮修行”在佛教界獨樹一幟,被譽為“靈山三奇”。唐明皇之女建寧公主曾在此出家為尼。宋、明兩朝開國皇帝都曾御駕靈山,其中明太祖朱元璋三上靈山,敕封靈山為“皇山”、靈山寺為“國廟”、住持僧陳大用為“金碧峰禪師”,御賜半副鑾駕、金瓜、斧鉞,親筆御題“聖壽禪寺”匾額。清康熙51年,靈山寺住持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學,成為印度佛教界一代宗師。靈山寺與東南亞佛教往來甚密,在東南亞,尤其是在印度享有盛譽,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專程拜謁杲英墓。寺院分為三進,中院有一水井,其味甘美無比,為靈山泉之一竅,名為“聖井”。傳說這股山泉是從後殿佛祖座下噴出,經中殿流入院內而得名,列靈山入景之冠,名為“聖寺聖景”。寺內西廂院有一株上粗下細的“倒栽柏”傳說為宋時寺內主持和尚昊英所栽。昊英和尚是否得道無人知曉,但倒栽柏至今枝茂葉碧,無限生機。靈山寺僧源於北京西山,主持“鵝頭禪師”終日靜坐修行,頭髮長久不剃,以後代代相傳,都不剃頭,許多佛門人稱他們為“恨頭僧”,靈山寺還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僧尼合一寺廟。靈山寺現代高僧釋無煩,1996年圓寂火化遺體時出現700多粒舍利子和七彩舍利花,這在中國近百年曆史上僅是第二例,轟動海內外。)
————————————————————————————————————————————
百花宮,染香居。
“宮主,紫宸大哥回來了嗎?”蘭兒一進來就問道。
憐星嘆了一口氣說道:“還沒有呢,就連薇兒這丫頭也不知道去哪裡了。”
“宮主,他們不會有什麼事吧?”蘭兒擔心地問道。
“應該不會,史剛他們不是說了你紫宸大哥去散心了嗎?”憐星說道。
“那薇兒呢?她為什麼還沒有回來?”蘭兒問道。
“我估計應該是和你的紫宸大哥在一起,不過他們到底去哪呢?”憐星說道。
其實這句話是蘭兒最害怕的也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可能的情況,她最害怕紫宸和薇兒兩個人真的遠走高飛。她心中在想:“那時應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