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剛才元曲所說的內容簡要地向她講了一遍。
聽罷,方雨有些吃驚地道:“原來元鏢頭竟是‘劍匠’丁當的師弟。”
寧勿缺道:“我也有些吃驚。”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便有人過來招呼用飯了。
寧勿缺與麻小衣同在一席,席間,麻小衣道:“寧兄弟,你曾兩次對我說不要與九幽宮那個什麼寒夢公主說話,卻不知出於何種原因?”
他一直稱寧勿缺為兄弟,顯見對寧勿缺頗為器重。此言一出,眾人都將目光對準了寧勿缺。因為有幾個人的確是莫名其妙地在與寒夢公主對話時死去的。這事太過詭異,人們都想知道其中的緣故。
元曲也道:“我對寧少俠所寫的‘心有靈犀’也是不明就理,還望寧少俠賜教。”
眾人都點頭稱是,在那樣的關頭寫下這樣的字眼,的確有些古怪。
寧勿缺笑了笑道:“‘心有靈犀’是一種武功的名稱。”
武功的名稱?有什麼樣的武功會用這樣古怪的名字命名呢?世間還有什麼樣的武功是幾百名震江湖中人都未曾聽過的?
但眾人卻也知道寧勿缺並不是一個喜歡說謊之人,所以大家都拿眼瞪著寧勿缺,一臉的驚詫,似乎寧勿缺的臉上長出了一條花紋來了。
寧勿缺有些不自在地乾咳了一聲,解釋道:“這種武功本不是中原所有的,所以……所以諸位大概不曾聽過……”
麻小衣笑道:“不是‘大概’,而是的確如此,至少我是如此。”
眾人都笑了起來.元曲道:“既然這種武功不是來自……中原,那寧少俠又是如何知道的?”
第 七 章 心有靈犀
寧勿缺道:“在我沒有習武之前,我便知道在西域一個神秘的地方有這樣一種武功了。”
眾人更是不解,別人至今不知的武功,他竟在沒有習武之前就已經知道了,也不知是寧勿缺太博知了,還是自己太無知了。
寧勿缺道:“我自幼至今別無嗜好,生平只愛讀書,有關‘心有靈犀’這一武功,我是從一本名為‘異品經’的古書中看來的,此書名為‘異品經’,其實並不是僧尼用的經文,裡面記載的全是一些奇聞怪錄,許多事情真是聞所未聞,比如說書中說到高麗西部……”
他發覺自己說遠了,忙又收回話題:“還是說‘心有靈犀’吧,書中說此種武功是吐蕃暹娑城的一位近乎神一般的人物所創,吐蕃人尊稱他為‘那巴拉亞’。意思是‘與天齊高’的人,他所創之武功本來自……是不會稱‘心有靈犀’,這種說法是漢人在吐蕃聽說此高深奠測的武功後給它取的名字。”
元曲插言道:“那麼它原來是什麼名字?”
寧勿缺道:“原先的名字生澀拗口,我也記不全了。”
頓了一頓,他又道:“人與人之間因為體力、武功等諸因素的不同,會導致心脈、血液、心跳、呼吸之不同,即使一樣年輕、武功相近的人,他們之間的這些症狀也是不同的。而‘心有靈犀’這種武功便是要利用某一個人的聲音,在短時間內創造與他完全相同的脈搏、心跳、呼吸……”
元曲又忍不住插話道:“這是為何?”
寧勿缺道:“這樣便可以殺人於元形了。”
元曲更迷惑了——迷惑的又豈止元曲一人?連麻小衣也是雲裡霧裡,不明就裡。
寧勿缺解釋道:“當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揮擊出內家功力時,對方會如何反應?”不待他人回答,他又接著道:“自然是以內力相抗衡。而‘心有靈犀’創造出與對力完全相同的心脈、呼吸、心跳,便等於與擁有了與對方性質完全相同的內功,當攻擊者將內家真力凝於聲音中,對方便無法抵禦這種與自己內功完全一樣的內力之侵入,所以,只要一開口說話,便等於給了寒夢公主以攻擊的機會。”
麻小衣有所悟地道:“好像這便等於—個人喬裝打扮,混入對方的陣營中,再突施殺手,對不對?”
寧勿缺喜道:“還是麻幫主說得明白,這二者的確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武功能夠殺人於無形,自然威力不凡,但這種武功又極其難以練成,須得有很高的悟性與韌性,沒想到寒夢公主如此年輕,便已練成了‘心有靈犀’!”
麻小衣道:“那麼她為何不用這種武功對付苦道人、好好和尚兩位前輩呢?”
寧勿缺道:“世間沒有攻無不破的武功,‘心有靈犀’自然也有它的弱點,那便是不能用這種武功去攻擊內力比自己高得多之人,否則對方的內家真力反而會乘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