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外,就由失敗兩方貢獻出門人,封為天庭諸神,不知三位師兄意下如何。”
桐鸞望著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難看臉色,突然心生一計,毫不猶豫地說道。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一章 遺落的星辰
ps:
近卡文嚴重,尤其昨晚,匆忙寫完,趕後一分鐘傳上去,結果連題目都傳錯了,希望多多見諒,一步仍需繼續努力,不過仍需要你們支援哦!
女媧參閱河圖洛書,鑽研滿天星斗,將天庭落址於“帝星”紫微星和北斗七星遙相呼應地方,重塑南天門。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蠻荒時代,以及後來三皇五帝,乃至發展到後來歷朝歷代,這句話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東皇太一隕落,七聖相商,由昊天主宰天庭。
面對既定事實,接踵而來問題是整個天庭除了昊天和王母兩個光桿司令之外,沒有一兵一卒,即便被後由聖人撐腰,也難以使三界芸芸眾生心服口服,故尋找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和滿天星斗重任迫眉睫。
太上老君執掌玄黃玲瓏塔,又身為聖人之首,自然秉承天道,將鴻鈞祖師旨意傳達給眾位師弟師妹。
鴻鈞祖師以天道之義授意聖人降下巫妖大劫,自然早已做好劫後餘生打算,如今天、人、幽冥三界百廢待興,因此統領三界天庭是要做好表率。
天劫之後,人教大興,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為首闡截兩教是教徒眾多,人才濟濟,女媧雖然捏土造人,煉石補天,但是並未立教收徒,桐鸞初登聖位,也並未立教,不過她開闢地仙界,所以幾乎整個地仙界生靈都拜供奉桐鸞,包括被她封為地仙之祖鎮元子。
西方教勢力薄弱,除了坐收漁人之利,佔據幽冥一界之外,與巫妖大劫並無瓜葛。故不牽扯封神之事,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兩位聖人是隨時隨地,伺機而動,發展壯大西方教。
所以封神之事終落了元始天尊闡教、通天教主截教和桐鸞地仙界三股勢力上,而這三股勢力恰好都對即將陷入大亂人間界虎視眈眈。
千辛萬苦發展起來教眾卻要為昊天做嫁衣,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自然不甘心,元始天尊還好,天庭建立之後,由他背後一手操控,並沒有太大損失。
說到通天教主。絕對是一萬個不甘心,本來巫妖大劫之中收納妖族億萬神魔發展為截教教徒,目就是為了爭奪人間界之時有大籌碼。誰知道還沒有吃下去,就要吐出來,何況整個天界他乃一根手指頭都無法介入。
眼見兩位聖人均是不樂意,桐鸞卻語出驚人,表示完全贊同這樣做法。還做出表率,舉薦東海龍王敖廣出任行雲布雨之職,讓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暗生嫉恨。
桐鸞這樣做有她目,當然她也不願意同時與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公然為敵,元始天尊無所謂,罅隙由來已深。想解也解不開,通天教主則不同,與桐鸞有過幾段淵源。若不是利益相沖突,桐鸞是不願意與之公然為敵。
所以,桐鸞想出一個折中辦法,既然三方勢力均要爭奪人間界,那麼成功爭奪到人間界一方將置身事外。失敗兩方自然而然將擔負起封神重任。
成王敗寇,話語權永遠掌控有實力一方。終失敗者也無話可說,桐鸞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才想出如此折中辦法。
能夠說出這樣辦法,足以說明桐鸞對爭搶人間界志必得,不乎去拼搶,但是若是因此而讓三清站統一陣線上,將得不償失。
桐鸞初登聖位之時,桐鸞就言辭鑿鑿地爭搶人間界,如今女媧不僅積累無量功德,又執掌先天至寶混沌鍾,她手中又握有致勝棋子蚩尤,勝算大增,所以她並懼怕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爭搶。
要知道桐鸞以凡人之身入洪荒,一切完全是從零開始,到如今成為俯瞰天下蒼生,操控洪荒棋局聖人,每一步都是透過堅持不懈努力爭搶而來,先天至寶無量尺、封印魔帝羅睺積累功德、將鴻蒙紫氣納入己手,每一樣都是困難重重,但是終她都做到了。
所以,桐鸞並不懼怕這一切,因為她心中,人間界已經是她囊中之物,管這條路尚且漫長。
聽了桐鸞話,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陰沉臉色稍稍緩和,因為他們心思和桐鸞一樣,都將人間界視為必得之物,也同樣是信心十足,天道不能抗衡,但是隻要成功爭搶到人間界,不僅可以揚眉吐氣,能將教眾置身於封神一事之外,他們再三權衡之後,覺得此法可行,同時也暗暗對另外兩方嗤之以鼻。
“鴻鈞老師一向秉承聖人之間和平相商,桐鸞師妹提議別出心裁,眾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