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青牛前來的事情告知女媧道。
“事已至此,我們姐妹同心,齊力可斷金,元始天尊驕橫跋扈,是時候讓他吃點教訓了,否則,天道將再無恢復公道之日了!”
桐鸞的言語似乎感染了女媧,她根本不懼怕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聯合,豪氣干雲地附和桐鸞道。
二聖心照不宣,當下一同趕往華夏部落的軒轅大殿,警示姬軒轅大戰在即,要他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在離開之前,敖馨、落紅、九鳳以及六大妖王也悉數蓄勢待發,隨時候命。
與此同時,元始天尊聚集南極仙翁和崑崙十二金仙,以及數萬闡教弟子,一聲令下,浩浩蕩蕩地從天而降,而太上老君駕著青牛緊隨其後,開往人間界。
得到桐鸞和女媧的提醒,姬軒轅以應龍和九天玄女為先鋒官,帶領數萬華夏部落的將士嚴陣以待,鎮元子也派出全部五莊觀弟子,清風、明月悉數在列。
至此,爭奪人間界的最後的時刻,天人之戰終於到來了。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天人第一戰
桐鸞堅決不退讓的態度絲毫沒有顧及太上老君的顏面,再加上元始天尊百般慫恿,太上老君最終痛下決心,加入天人之戰的行列。
妖族掌天,巫族管地的格局在巫妖大劫時被打破,如今是神仙遮天,人族遍地,女媧捏土造人,太上老君立人教教化世人,天人本一家,終究還是兵戎相見。
這一切看似是桐鸞和女媧一手造成了,其實仔細考究,不難推敲出這件事歸根結底源於失衡的天道,桐鸞此舉正是還天道一個公正。
桐鸞心知肚明,與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終極一戰不可避免,再續不周山之巔的大決戰,如今人間界和地仙界盡入己手,時機完全成熟,沒有什麼再退讓迴避的理由了,要與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正面交鋒。
盤古幡和太極圖,號稱最鋒利的矛和最堅硬的盾彼此相互配合,足以席捲天地,碰上無量尺與混沌鍾,兩大攻守兼資的先天至寶,鹿死誰手,難有定論。
因此天人之戰不僅是人間界掌控權的終極搶奪,也是實力最強大的聖人之間的較量,威力最強大的先天至寶之間的拼鬥。
元始天尊聚齊闡教弟子以昊天上帝的名義發兵征討人間界,桐鸞和女媧繼續扶持初登人皇的姬軒轅統率大地子民迎戰天界。
“敖馨、落紅、九鳳,你們隨人皇共同禦敵,崑崙十二金仙修為不弱,切不可輕敵小視!”
軒轅大殿之中,姬軒轅率領臣民萬眾一心,蓄勢待發,桐鸞開口道,正是讓敖馨、落紅和九鳳等修為較強之人輔佐人皇姬軒轅,抵禦崑崙十二金仙。
姬軒轅座下除了應龍和九天玄女,其餘皆屬凡人。戰力不弱,但是遇到崑崙十二金仙等修士,根本沒有任何懸念,絕對是像螻蟻一般被虐殺,故桐鸞才出言讓敖馨、落紅和九鳳出手相助。
至於她和女媧,當天是迎戰兩個終極聖人,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當然。聖人與聖人鬥法,以萬物為棋子,卻不可波及生靈。
這樣一來,天人之戰的戰場不可避免地分成三大部分,桐鸞、女媧迎戰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敖馨、落紅、九鳳、九天玄女和應龍大戰南極仙翁以及崑崙十二金仙,再者便是姬軒轅率將士抵抗天兵天將,當然,天兵天將還是以闡教弟子為主力。
闡教弟子以修士居多。大多數也是由凡人入選,經過磨礪道心,提升仙力,崑崙十二金仙修為皆是通天徹地,但是大多數還是最底層的,因此雙方的實力從字面上很難分出高下。
追隨桐鸞的牛魔王、蛟魔王等六大妖王修為上弱於崑崙十二金仙,但是要遠遠高於底層的闡教弟子,他們同樣接到桐鸞的指令,在蓬萊仙島夜以繼日的煉製強身壯骨和補血療傷的丹藥,以保證向戰場上的人族將士源源不斷地供應。
姬軒轅是闡教弟子出身。後來改投鎮元子門下。原因不用多講,是為了戰勝當時風頭正盛的蚩尤,一統人間界。
當時姬軒轅苦等元始天尊相助無果,最終才向桐鸞妥協,改投鎮元子門下,對元始天尊的見死不救本就心存怨怒,沒有想到初登大統。便遭到天界以清理叛徒之名討伐,饒是他心繫天下,也難吞下這口惡氣,率領人族將士眾志成城,勢要為自己正名。
天界方面,崑崙十二金仙素來與桐鸞罅隙甚深,無奈桐鸞已經入聖,按輩分算是他們的師叔了。修為更是不用說了,遠遠地甩他們十萬八千里。縱然胸中不忿,從未真正意義上把桐鸞當作師叔看待,想要在桐鸞身上討便宜已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