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定難成氣候。
“太清師兄,七聖皆已聚齊,還要仰仗師兄主持大局。”
七聖落座之後,桐鸞緩緩起身,衝太上老君恭敬謙和地說道。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皆是冷哼一聲,一臉地不悅。不過二聖同為桐鸞的手下敗將,並沒有什麼資格反駁桐鸞,只得沉默不去。
“鴻鈞老師隱遁。可是天道猶在,大任亦需有人擔當,我身為師兄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巫妖大劫之處,各位師弟師妹在老師的見證下籤署一紙協議,如今塵埃落定,便是協議正式生效之時!”
太上老君環視在座的各位聖人。並未收到任何異議後,起身來到原來鴻鈞祖師端坐的風火蒲團處,朗聲宣讀道,封神榜也隨著太上老君話語的完畢漂浮在紫霄宮的上空。
封神榜乃是聖人意志的體現,任何人不得違抗,否則將遭受無休無止的天道懲罰,所以在場的聖人皆對漂浮在上空的封神榜肅然起敬。即便是心存不滿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不例外。
“我身為大師兄,應該作出表率,我先簽。”
太上老君敗給桐鸞之時,已經預知到事情的不可違逆性,如今的局面雖然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但是身為聖人之首,總不能出爾反爾,於是手指輕輕一彈,發出一絲仙力融入封神榜,率先承認了一紙協議的有效。
“我也籤。”
封神榜中的協定正是桐鸞發起的。如今局面正如她所願,待太上老君簽署之後,她毫不猶豫地起身在封神榜中注入一絲神念,承認了協定。
女媧和桐鸞是一條船上的人,自然當仁不讓地成為第三個簽署協定的聖人。
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緊隨其後,也紛紛表態,同意封神榜的有效性。
西方教二聖雖然並未直接參與人間界的爭奪,但是他們卻是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好處。先是不費一兵一族佔據幽冥界,繼而相助桐鸞、女媧大破誅仙陣,贏得在地仙界傳播西方教教義的權利,西方教大興指日可待。如此大的好處,他們完全沒有反對的理由。
七聖中已經有五位簽署了協定,只剩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二聖,他們望著眾人,恨不得立刻衝上去將封神榜撕成碎片。
畢竟封神榜簽署之時,協定的內容是爭搶人間界的三方勝出者置身事外,失敗的雙方則要將門人渡化為新天庭中的正神,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損失,其實則是間接地使闡教兩教的主幹成員流失,二聖自然不樂意。
不過眼前的形勢已經不可扭轉,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只得無奈地在封神榜中留下一絲神念,以示贊同協議的有效性,當然在他們的內心裡自然另有盤算,便是儘快招收三代弟子,成為封神劫的炮灰。
也正是如此,才湧現了闡截兩教赫赫有名的三代弟子,注入二郎神楊戩、哪吒、雷震子、黃天化等人,同時還招收了姜子牙和申公豹等新的二代弟子,截教也吸納了趙公明、三霄娘娘和聞仲等三代弟子,成為封神一劫時的佼佼者。
協議簽署完畢,天界首領昊天、人間界皇者姬軒轅、幽冥界主宰地藏王菩薩三人也紛紛注入一絲意念,表示天、人、幽冥三界皆承認封神榜不可侵犯的地位所在。
塵埃落定,桐鸞攜著姬軒轅回了華夏部落,令應龍和九天玄女輔佐姬軒轅,從而開啟了人類歷史上三皇五帝的輝煌時代。
桐鸞回到地仙界,將地仙界的所有大權盡數交給地仙之祖鎮元子掌管,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獼猴王、禺狨王和獅駝王也紛紛離去,各自佔山為王,在西遊劫中出盡風采。
九鳳成為巫族遺留下來的成員,繼承著胞兄強良的意願,重新糾集巫族力量,佔據一方,儲存著巫族最後的力量,桐鸞並未阻攔,因為她心中明白九鳳尚且身背劫數,日後還需一一應劫後方成正果。
敖馨身為東海龍公主,使東海龍族能夠在巫妖大劫和人間界之爭中存貨下來,可謂是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東海龍王心願達成,敖馨回東海見過父母之後,覺得留在桐鸞身邊一直陪伴。
落紅從決心追隨桐鸞的那一刻起,就從未想著要離開,桐鸞去哪裡,她就追隨到哪裡,就像當初侍奉后土大巫一般。
至於桐鸞,三界局勢已定,她便拜別妖聖女媧之後,攜著敖馨和落紅,隱遁在蓬萊仙島之中,不再過問三界之事,於是人間界供奉的最高神靈不是她,而是捏土造人、煉石補天,積累無量功德的妖聖女媧。
千萬年之後,在東勝神州傲來國地界,一處叫做花果山的地方,桐鸞偶遇西方教聖人準提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