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字“天問子”。事畢古老生已是汗流滿面道:今日事畢,明日此時再行唸咒祭拜,七日之後,斬殺木人“天問子”必會橫死當場。
宋雲笑道:古先生法術果然玄妙,本王佩服,事成之後另贈美女二名,黃金千兩。
古先生喜道:王爺客氣了。
二人退出後花園,關門上鎖,各自離去,宋雲回房間,就有家丁來報:王爺,小王爺看中沈大學士千金沈曉蠻,備禮上門提親,被那沈曉蠻當面拒絕,小王爺現在正在摔東西……
宋雲聞言罵道:廢物!一個女人都弄不到手,說著移步東院,訓斥加勸慰一回,許諾定把沈曉蠻給他取回方罷!
諸事畢,用完午飯,命人備車進宮面聖……
再說今日晨時,天子派兵搜查百花坊,久不聞回報,及至午時,方有探馬回報,言:三千將士入百花樓兩千七百餘人,無一生還,百花樓內鮮血滿溢而出,染紅花柳街……
天子動雷霆之怒,喝道:三千人用堆也可將百花坊堆滿,你滿口胡言,來人,將他拖下去與寡人砍了。殿外應聲進來兩名帶刀侍衛,將探子拖下去,不一時獻上人頭一顆,天子怒火稍息道:再探。
時宋雲宋王爺求見,當值太監來報,天子令傳,宋雲入殿,見此情景,已知天子為何發怒,心知此時不便請天子為兒子賜婚,山呼萬歲後,宋雲立於殿中,天子道:愛卿所為何來?
宋雲道:為百花坊中之人而來!天子道:說來聽聽!宋雲道:據臣所知,百花坊中之人並非凡人,其乃道家神通之輩,陛下若要清巢,當呼叫供奉堂之人,亦或請龍虎山天師教的門徒前來剿逆,方可保全皇家威嚴,恢復長安安寧和平之氣。
天子聞言,龍心大悅,笑道:如此一說,一切便明瞭了,即刻傳旨供奉堂,出師清剿百花坊逆賊。
即有擬旨官擬旨,傳旨官前往供奉堂宣旨,一干供奉面面相覷,供奉堂中供奉多是各派學道不成,下山後入朝為官,享榮華富貴之輩,多是僅會些小法術,對付武林中人尚可,真要對上修煉有成的全真,徒是找死,百花坊事件之傳聞他們已經聽說了,種種跡象表明,那人最低也是煉精化氣後期的高手,但供奉堂中道行最高的堂主也不過煉精化氣中期,與後期差了一個境界,又無法寶,如何清剿。堂中百十供奉議論一翻,齊向堂主看去,堂主無奈,道:我等當初皆有幸拜入修仙之門,但奈何悟性太低,又不知珍惜機遇,刻苦修習,如今被逐出山門,無師尊指點,修行更是艱難,幾乎寸進不得,更遑論祭煉奇珍仙寶了,如今我們身無寸鐵,如何與那人相鬥,若鬥則必死無疑,諸位可有良策?
眾人議論紛紛,有言群攻,有言智取,不一而足,良久一中年文土打扮的人站了起來,堂主一看見是“浪在”遂道:浪道友有何良策?
浪在道:良策沒有,但餿主意倒有一個,不知堂主與諸位道交可願一聽?
堂主道:但說無妨!
浪在笑道:此事起因大家早有耳聞,說起來可笑,僅是因那所謂的護國王爺於百花坊與那人爭奪一妓女,被人斬去一耳,心有不甘,方惹出的一段事非,於我等看來,即取其命亦不過分,因此,不若我等與天子遞一張奏摺,言解鈴還需繫鈴人!將這疾手之事,推與護國王爺了事。
堂主聞言道:果然是餿主意一個,諸位可有更好的辦法?
一干供奉,你看我,我看你,俱不言語,堂主只好道:即然如此,就這麼辦了。隨後即命人擬奏章,上呈天子。天子看罷,拍岸而起,博然大怒,大罵不止,卻沒有別的辦法,只好作罷不提。
且說宋王府後花園中,古先生日日作法,柳木人日漸變化,到第四日,紋理盡去,其表作膚色,膚下隱有血泳流轉,好似活人一般,委實詭異,宋雲曾數見此景,今時見此越發高興,事情雖還未成功,已經賞了古老生美女十名,黃金千兩,以示嘉獎。
小王爺宋乾見四日已過,沈曉蠻仍遙不可及,潑鬧起來,宋雲愛子心切,加之近日心情大好,遂多備厚禮,無非是凌羅綢緞,珍珠翡翠,玉石瑪瑙,琉璃珊瑚,並黃金白銀各千兩,裝成六口紅木箱,一隊人抬著,跟在兩頂大轎後面,向“沈府”行去,早有持拜貼之人先行,趕往沈大學士府中通報。
沈大學士看畢拜貼,遞與夫人,沈夫人看畢急問道:老爺,這可怎麼辦,蠻兒在這節骨眼上留書離家出走,若是王爺怪罪下來,我們……我們可是得罪他不起啊!沈大學士道:急什麼,王爺親來又如何,我不將女兒嫁與他那傻兒子,他又能耐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