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家裡帶了一把這樣的油布傘,古老的式樣讓許多同學都嘻嘻哈哈的開玩笑,問他這把傘是不是他爺爺的爺爺留給他的。

15歲的少年劉一流也正處於自尊心極其強烈的階段,臉紅脖子粗的就要和同學開幹,是梁小滿拉著他離開了人群,非要用自己的自動摺疊雨傘和他交換,說什麼自己老爸現在正在收集各種老式雨傘,希望他能跟自己交換。心智都還未發育開的少年在心機方面當然不如同樣年齡的少女,自然是高高興興的換了。

若干年後再想起,當然知道那時小滿所說的是一個善意謊言,只是為了幫著維護一山村少年自尊。此時再看到熟悉的黃色傘花,那邊熟悉的人,劉一流望向麗人的眼底自是充滿了柔情。

感應到他的目光,正陪兩個小姑娘說話的梁小滿轉過螓首回望,燦然一笑,打個手勢讓他往樹蔭裡站點兒,別跟上午一樣,傻傻的沐浴在大太陽下面,曬的油光發亮的。

那一剎那,劉一流感覺到一種柔情在心裡流淌,整顆心都是暖暖的一如照射在身上的太陽,整個人都在發熱,熱得你都覺得血液彷彿都有些沸騰,滾燙的流淌。

旁邊的吳子冉看著他們在那兒眉來眼去,心裡那個堵啊,為啥咱這帥哥型的就只能和一隻黑了吧唧的小鳥為伍呢,這傢伙黑的都慘不忍睹了,還有女人喜歡的要死要活的,這真他媽媽的不科學啊。如果他知道眼前這個讓他無限羨慕嫉妒恨的黑男人血液正在沸騰,一定會很認真的告訴劉一流:其實任何人站在大太陽下都會有這種感覺的,尼瑪,那都是熱的好不好。

“好了,人都到的差不多了,現在開始吧,下午的話,太陽太大,就從年齡大的人先開始吧。”劉向福站起來宣佈選拔賽的繼續開始。

按年齡大小來,最先走上場的自然是年齡最大的,上午排在隊伍最後面悠閒繡花的兩個老太太搬著個小板凳走上場。這倆老人劉一流也認識,一個是劉鐵柱的老孃李大媽,今年60多歲。一個是大伯劉向福的三嬸楊奶奶,今年七十有五了。

兩人今天都穿著藍底繡著百花的服裝,頭上還纏著頭巾,將頭頂盤成了一個大圓盤,完全可以當成一把小傘遮住陽光。

劉一流知道自己奶奶那一輩有纏頭巾的習慣,有時纏在頭上的毛巾多達十餘條,將頭頂盤成了一個大圓盤。據說頭巾纏的多,一來防寒,二來是顯示富裕。到母親這一輩就纏的少了,只是在節日的時候才盤一盤,也就是個象徵意義吧。

下面一片嘻嘻哈哈的笑聲,甄無敵噗嗤一聲沒忍住笑出聲來,轉頭對著自己老戰友陌鐵生開玩笑:“小陌啊,這倆農村老太太不錯啊,這大年齡了還敢來競聘當老師,我看人家拾掇的挺利落的。那個年齡跟你好像挺合適,要是個小寡婦的話,我到時候找劉老八去給你介紹介紹,湊一對得了。”

陌鐵生翻了一個白眼,懶得理這個信口胡謅的老不羞,老伴兒都去世這麼多年了,我都沒找,你狗日的天天跟你的老婆子在我面前秀恩愛也就罷了,這會兒還來刺激我這孤單老頭子,你說你這得多壞啊。

劉向福有些發暈,“三嬸兒,你來幹啥,這選老師呢,你要嫌悶得慌,改天讓秀芝陪您嘮嗑,碼長牌去。”

“福娃子,你三嬸兒上來參加那個什麼?”“選拔,三嬸兒。”劉向福忙補充,您連幹啥都不知道還敢往上衝呢。“哦,對,那個選拔,有啥不對的,那個小吳主任都讓咱報名了,你憑啥不讓咱來,我又沒去你家裡找門路。”場子中間的老太太不樂意了,你又沒說不讓老太太報名。

“呵呵,老大娘,你來是準備展示點啥啊,既然來了,就展示給我們大家看看吧。”梁振邦對還待說話的劉向福擺擺手,笑容滿面的問老太太。

“小梁書記,我和柱子他媽繡了一輩子的刺繡,用這養活了各自的孩子,還供他們讀完了小學和初中,別的不敢說,要是跟我們學了這老人們傳下來的刺繡的活兒,養活自己是沒問題的。”老太太侃侃而談,看樣子年輕的時候也是見過世面。

刺繡這活兒劉一流知道村裡有不少老奶奶們還在做,神農架地處偏僻深山,長期以來處於原始封閉狀態,與外界往來不多,民間習俗多保持著固有的淳樸古風和濃厚的鄉土氣息。獨具特色的刺繡便是神農架的一朵充滿魅力的民間藝術之花。

只是因為工序繁瑣,加上交通不便,賣到鎮上也賣不了多少錢,到了母親這一輩,就很少還有堅持這個傳統工藝的了。

“我說大家也別用老眼光來看這刺繡,咱和柱子他娘這段時間,靠刺繡也賣了將近一千塊呢,這塊兒就是我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