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任忽然宣佈要開展新一輪的德育工作。為了配合政府的講文明活動周,下週星期五每個班都要舉辦一次以“做文明公民”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到時候學校領導會親自到各個班上視察,看看班會的舉行情況,不許利用班會時間上自習或者講課,班級會被扣分通報批評。

學生們對班會倒是挺歡迎的,少上一節課算一節課,而且學校允許在主題班會上舉行相關的競猜遊戲等等,對於緊張高中生活來說,這也算是種調劑。

中午吃完飯之後,班主任劉揚忽然宣佈他想學學一班,在班級裡劃分幾個小組出來,以後班會之類的活動就按照小組來分工進行,每個小組要輪流在班會上出節目。

“我也不按照學號強制劃分了。”劉揚笑道,“等會兒咱們投票選五個組長出來,誰想跟哪個組長,就去那個組長那裡報名。”

有人忍不住問道:“那要是人數不均勻怎麼辦?”

“每個組固定十個人,最多十一個。”劉揚說,“組長可以篩選自己的組員,被剔掉的組員可以再去別的組長那裡報名。”

也就是說,如果某個組長人緣好,去他那兒報名的人就會很多,那他就有權利淘汰掉自己不喜歡的組員,而這樣一來就又會得罪人。某些學生沒什麼表演或者主持能力,或者人緣不好,很可能就會遭受沒有組長願意收留他的悲催待遇。

聞採多少能理解劉揚這樣做的理由。劉揚總說他們不能只會學習,全面發展的人才在社會上才有競爭力;學校的課外活動本來就少,這種分組方式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進來。

最重要的是,這樣以來劉揚自己的工作就減輕了許多,組織活動的工作就完全交給了五位組長來做。

隨後,劉揚讓每個人在紙上寫下五個人的名字,然後統一收上來,等到自習課的時候唱票。

聞採知道肯定有人會寫自己的名字,但是她沒有這麼做。她知道自己在班上存在感薄弱,估計沒幾個人會選她當組長。如果她選了自己,最後統計出來票數又是一,那就太心塞了。

下午第二 節就是自習,他們花了半節課來統計票數。出乎意外的是,聞採竟然還得了兩票,她真想知道到底是誰投了自己。

選票比較分散,看得出來大家都在選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人。有三個人的票數最多,票數最多的人竟然是王緒堯,以二十七票遙遙領先;第二是楊歡,第三是郭廣,兩人的票數差不多。

接下來的三個人的票數相同。他們只好又投了一次票,從這三個人中選出了兩個來,這兩人分別是祝丹和王逸博,而排在第二的王逸博和林曉語僅有一票只差。

王逸博竟然被選上了,這令聞採略有些驚訝。因為王逸博平時很少說話,除了上課發言,幾乎沒人聽過他完整地說完一大段話,估計大家選他完全是因為他學習成績好。

上次月考王逸博語文作文得了滿分,數學又考了145分,比數學第二名的葉苗多了整整十分呢。如果不是因為他英語成績太差,只考了107分,不然全班第一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當然這些聞採早就不記得了,她只記得王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