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誰還敢說皇帝不重視讀書人、說他不禮賢下士?對於一個皇帝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好名聲了。
況且在那幾十個秀才之中,說不定還真能挑出幾個對皇帝忠心耿耿的人才,這說明皇帝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了!
所以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就連徐丞相都有些心驚膽顫了:一點薄名、幾個人才當然算不得什麼,但這件事足以表明皇帝的政治鬥爭水平有所提高,都懂得玩“前後呼應”和“一箭雙鵰”了,這才真是大大的不妙!
徐丞相哪裡想得到,這才不是皇帝陛下在玩“一箭雙鵰”呢,而是長公主殿下在玩“一箭三雕”——
皇帝得到的好名聲是對外的,而且確實也只是“一點薄名”,聊勝於無。而夏侯宣得到的名聲則是對內的,他一來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讚賞和喜愛,職務從“秘書”晉升為“智囊”;二來也震懾了知道內情的瑞妃,讓她再不敢小覷於他、企圖隨意左右他的人生。
至於人才嘛,夏侯宣已經“挑走”了齊靖安和盧潛這兩顆明珠,他非常知足了,剩下的就留給皇帝慢慢挑吧。
而那最後的一“雕”,毫無疑問就是相駙馬了:喏,皇帝陛下專門把齊靖安的位置安排在了第一排的正中央,就是為了好好看看這個有可能成為他女婿的小子。
此時此刻,一場前所未有的突擊考試即將開始,地點就在勤政殿內。
偌大的勤政殿本是朝會的舉辦地,如今卻擺了幾十張被太監們從太學院搬來的矮桌和榻凳,桌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幾十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正襟危坐,等待皇帝出題。
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忽然由心而生一股得意、喜悅和自豪之情,因為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對他充滿了敬畏和感激,表情真摯非常,目光激動而明亮,這是皇帝在那些暮氣沉沉的大臣們臉上永遠都不可能看到的神采。
而且這一場考試跟殿試也不一樣,能夠進入殿試的考生都是被各黨派勢力篩選出來的,全是“有主”的,他們的表現比這些年輕人們鎮定老成得多,卻也讓皇帝覺得索然無味。
所以環顧四周後,皇帝下定了決心,他一定要從這些年輕人裡挑出幾個得用的人才,培養成他的“心腹愛將”,給每一個坑裡都填滿了老蘿蔔的朝堂增添一股新鮮血脈。
出於這種想法,興致高漲的皇帝沒有按原計劃讓太監附耳過來聽題、然後再宣佈出去,而是徑自放聲說出了他昨夜想好的幾道題,言語流暢、一氣呵成,令他長期憋在心裡的一股氣都散了幾分,情緒更加愉悅了。
就是在這樣美好的心情裡,皇帝陛下瞅著人長得挺俊、儀態舉止也很好的齊靖安,笑得鬍子都翹了起來。待得考試進行到一半,他還特地走下龍椅逛了一圈,尤其停在齊靖安的背後看了好一會兒,發現這小子字寫得很好,明秀勁朗自有一番風骨;文章寫得更好,援引的例子並非枯燥的經史,而是寓意深刻卻簡潔易懂的小故事——真是太合他的口味了,這小子從頭至腳哪哪兒都挺好,女兒的眼光不錯嘛!
於是乎,在考試結束以後,皇帝陛下就讓貼身太監以一種並不惹人注意的方式把齊靖安帶到了御書房去,準備來一場“單獨奏對”——這可真是大大出乎夏侯宣的意料之外了。
PPS:發現有不少親對“長公主”這個稱呼有意見,在評論裡的解釋畢竟不能讓所有親都看見,所以我還是多說幾句=w=
是這樣的,其實我一開始呢確實是打算用“大公主”的,因為主線劇情就是大公主→長公主→。。。但後來我又查了查資料,發現漢朝也有皇帝嫡長女被封長公主的情況,主角雖然不是嫡,但他是唯一的公主而且還是龍鳳呈祥,所以封長公主也是說得過去的~於是我乾脆從一開始就用長公主了,一來統一稱呼顯得簡單一點,二來長公主這個稱呼比大公主感覺更高大上一點兒(捂臉)。。。畢竟是架空文嘛,主要還是想讓親們看得輕鬆,當然我也不是亂來,考據也勉強說得過去,希望不會讓注重細節的親們覺得非常彆扭=v=
如果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親們隨時跟我討論,我是很樂意多漲一些歷史知識的,一定會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親們的問題,有大BUG絕對會改,不敷衍也不死犟,謝謝親們~(@^_^@)~
☆、第十章 誤會
齊靖安同樣感到很意外,雖然他的表現在一眾考生中可以算得上是出類拔萃,但不管怎麼說也絕對夠不上單獨面見皇帝的標準吧?要知道,多少品級不高的官員們一輩子都見不上皇帝幾次,即使有幸得慕聖顏,也是相隔老遠,連皇帝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