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張賊不堪大用,一遇到關鍵時刻連話都說不利索,更別說幹大事了。既然留著那些妖道已經無用,都處置了吧。”
大總管請示,“還請皇上明示。”
“張賊剝皮抽筋,五馬分屍。朕定要讓他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去。告訴行刑的人,五馬分屍之前,不要讓他死了。要讓他親眼看看自己被剝了皮之後的樣子。餘下全部腰斬。門派誅殺趕緊,張賊俗世中的親人,誅殺九族。竟然敢毒害朕,朕就要殺他一個雞犬不留,讓天下人都看清楚,這就是膽敢欺瞞毒害朕的下場。”
血淋淋的話,由景福帝咬牙切齒的說出來,充滿了血腥和殺氣還有皇室特有的殘忍和變態。大總管就算伺候了景福帝幾十年,此刻也被嚇得兩股戰戰,恨不得趕緊離開這裡,離開這讓人窒息的地方。大總管躬身應是,“奴才遵旨。”就算心裡頭有無數的想要逃跑的念頭,大總管也會格盡職守,堅持到最後一刻。
景福帝用了吃食,喝了湯藥,又休息了一陣,這才召見群臣。不等群臣們發話,景福帝就先下了一道旨意,是關於對七殿下的處置。奪其爵位,終身幽靜王府。這個懲罰不可謂不重。不過同窺探帝王這個罪名比起來,七殿下沒被殺頭,沒被貶為庶民,沒被流放西北或者嶺南或者東北苦寒之地,已經算是景福帝手下留情。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下手太狠了也不好。
然後朝臣們繼續提議立太子,此事必須抓緊,當務之急最要緊的事情。目前,沒有任何事情比得上此事的重要性。
眾臣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勸解者。而景福帝則是一直保持沉默。與此同時,皇子們也全都退了出去,以示清白。
二王爺有些得意,他居長,這一次未必就沒有機會。至於最大的競爭,寧王周乾,二王爺心情很複雜。不過在大機遇面前,二王爺是絕對不會謙讓的。大不了拼個你死我活。再說了,他未必就一定會輸。因為他居長,不少朝臣都暗中表示會支援他。這讓二王爺自信了不少。估算了一番自己的勢力,和支援他的人的分量,二王爺甚至覺著自己的勝算很大,比周乾的勝算還要大。對於二王爺如此,寧王周乾不做任何表示。趁著這個時間,先到後宮給魏貴妃請安。
魏貴妃屏退左右,問周乾,可有把握?可有給自己留下後路。
周乾鄭重說道,“有六成把握。至於後路,兒子並沒有給自己留下後路。不過明瑜和孩子那裡,兒子都已經有了安排。一旦兒子出事,她就帶著孩子們即刻出京,去南方。明瑜早些年就安排了人去南方經營,經營數年下來,相信到了南方,朝廷也是鞭長莫及,為難不了他們母子數人。”
魏貴妃點點頭,“既然都已經安排好了,那本宮也不廢話。好好去做,不成功就成仁,成敗在此一舉,希望你能小心行事,不要到最後功虧一簣。”
“嗯,兒子明白。”
周乾低頭沉思,二王爺的確是一個很強大的競爭者。看來他有必要做點什麼,將二王爺徹底拉下來。
皇帝寢宮內,景福帝就說了一句話,問朝臣,對立太子有何想法。頓時,朝臣們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將幾個成年皇子的優缺點都說了一遍。就如早先預料的那樣,有支援二王爺的,畢竟居長,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有支援周乾的,六王爺和八王爺同樣有人支援。至於幾個沒成年的皇子,朝臣們提都沒提一下。這讓景福帝很不滿意。
景福帝又去問勳貴武將們。勳貴武將們同皇室聯姻頻繁,他們的意見主觀性很強,可是這也反應了某種趨勢,某種形勢。至少景福帝看出,幾個兒子沒有誰能夠一家獨大。就是寧王周乾有韓閣老一派的人馬支援,也無法做到一家獨大。
勳貴這邊七嘴八舌說了一通,也沒說到景福帝的心坎上。接著景福帝就問皇室宗親的意見。
皇室宗親們很乾脆,經歷的事情多了,也就知道立太子是個什麼事情。皇室宗親們一致表態,此事請皇上定奪,他們就不發表意見。無論皇帝選誰做繼承人,他們都會堅定的支援。
景福帝就感慨,到關鍵時候,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景福帝虛虛一抬手,大家都安靜下來。景福帝就隱晦的說了下,大家的提議都是有理有據,也都很有說服力。眾臣正以為景福帝要決定選誰做太子,結果話題忽然一轉,景福帝竟然提起幾個未成年的兒子。說他們懂事,孝順,心眼沒那麼多,當真是好孩子,好表率。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眾臣面面相覷,皇帝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放棄成年的兒子,想在未成年的兒子裡面選一個做太子?
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