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找了過來。
劉長卿關心的問了問周乾的情況,見周乾恢復的差不多了,就問道,“王爺何時能夠養好身體,本都督的身邊可少不了王爺。”
周乾眉眼一挑,“大都督深情厚誼,本王自然牢記心中。都督放心,等本王身體好的那一天,自然會回到都督的身邊。”這話說的,充滿了各種曖昧。不過只需看看兩人的表情,所謂的曖昧不過是錯覺罷了。
劉長卿皺皺眉頭,“王爺不要怪本都督不近人情。自從王爺失蹤之後,後勤和監軍的事情,無數人想要取而代之。本都督力排眾議,就連皇上的面子也駁了,才替王爺將職務保留了下來。所以王爺身體若是好了,不妨早點出門活動活動,好歹讓那些不安分的人都消停點。”
周乾笑笑,“大都督什麼手段沒有,區區幾個不安分的人,何至於讓大都督擔心到這樣。”見劉長卿愁眉苦臉的,周乾又笑道,“大都督放心,本王身體一好,自然會幫著大都督排憂解難。所以大都督還需耐心等待。”
劉長卿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爭論,而是對周乾說道,“訊息已經按照你的安排送了出去。一明一暗,朝中得了訊息後肯定不會太平。只是你為何如此大費周章,若是直接將那些事情公開,朝臣們肯定會大肆議論,逼迫皇上做出決定。如今依照你的辦法,朝臣們不過是得了點線索,半點證據都沒有。至於皇上那裡,雖然有真憑實據,可是皇上對太子一向寬容,這一回你的算計怕是得不到想要的結局。”
周乾不在意的說道,“多謝大都督關心,本王自有本王的打算。本王如今最該做的就是養好身體,打消父皇對我的猜忌。所以太子這件事情上,咱們必須迂迴著來。未免父皇惱羞成怒,在弄死太子的同時,也治本王的罪,本王必須得謹慎一點。寧願多費點功夫,也不能能讓自己陷入危險中。”
劉長卿沉默了一會,才說道,“但願朝中那些人夠精明,知道抓住這次機會。”
周乾哈哈大笑起來,“劉都督放心吧,朝中那幫清流御史,得知這些線索後,定會跟聞到魚腥味的貓兒一樣,咬住就不放的。所以本王不愁朝中的事情。只擔心父皇會心軟。畢竟太子是父皇親自教養長大了,對太子的感情很不一般。說不定到最後,父皇依舊是心軟不忍,願意再給太子一次改過的機會。哼,這種事情以前多次發生過,本王都看膩了。”
劉長卿問道,“既然知道有這個可能,為何還做的這麼保守。”
“本王羽翼未豐,必須謹慎行事。”
劉長卿點點頭,拍拍周乾的肩膀,“好好養傷吧,養好身體後就來幫本王分擔。至於京城那邊,盡人事聽天命。”
周乾點頭,他也知道如今是盡人事聽天命。
周乾的確是讓劉長卿幫忙,給給朝廷的奏摺中丟擲了一個誘餌,關於通敵賣國的。其中列出了幾個小蝦米的名字。這裡面的人,同太子殿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劉長卿在奏摺中並沒有點名,只是實事求是的稟報有這麼一件事情和這麼幾個人。其餘的就讓腦洞開的太大的朝臣們去操心了。
果然就有心細的朝臣,從這幾個人物關係中,抽絲剝繭,找到了事件的關鍵。當即就有人彈劾朝中某些朝臣同西涼有關係,就差直接說這些人通敵賣國。一時間朝中又熱鬧了起來。而更有牛逼的人,透過各種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將這件事情同太子聯絡在了一起。
景福帝震怒,對懷疑太子的人直接下令革職查辦。可是這話說出口還不到一天,通政司收到西北來的密信。通政司知道輕重,當天就直接送入宮中,交到皇帝的手中。景福帝本來就因為朝中的事情煩心,心情不太好,接到通政司遞送來的奏摺,並沒有著急著看。而是在想西北的情勢,西北那邊是不是該換個人了。景福帝沒有拿定主意,就打算先用別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拿起奏摺,翻看一看,景福帝的臉色就越來越難看。手指因為憤怒而劇烈的顫抖,表情猙獰,彷彿是要擇人而噬。
在景福帝身邊的伺候的人,個個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景福帝注意到,惹了不快,直接被拉下去咔嚓一下。
景福帝重重的哼了一聲,將奏摺丟在一邊。
叫來大總管,磨墨,他要下旨申斥西北軍上下,尤其是劉長卿,盡說些不知所謂的事情。寫完了申斥的旨意,景福帝要用印的時候卻猶豫了起來,到底要不要下旨申斥?是當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還是派人去調查。
最後景福帝還是將印章重重的在聖旨上一蓋,命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西北劉長卿手中。同時景福帝偷偷的安排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