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家才能說那樣的話,可是自己一個妃嬪能說嗎?
呂妃眼裡一紅,又是一陣委屈:“皇后娘娘,您就別再挖苦嬪妾了。嬪妾現在連皇上的面也見的少,哪裡還有什麼寵愛可言。倒是長公主才是咱們後宮最受寵的,嬪妾倒不如求長公主得了。”說完一陣苦笑。
呂妃這話成功的取悅了皇后,長公主確實最受寵了,可惜人家是皇上的閨女,妃嬪們是皇上的女人,自然待遇不一樣了。而且皇上的女兒,就只有長公主一個,能不受寵嗎?
皇后可不想把自己摻合進去,到時候真要生出什麼事來。呂妃指不定第一個把自己拉出來。
這後宮裡的女人,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利用完再背後黑一刀。所以皇后一點也不想去幫呂妃,不過能給賢妃添堵,如蘭倒是樂意。只是要如何幫呢,想了一會。
如蘭才一臉自得道:“要說長公主受寵也是有原因的。時常在皇上跟前盡孝,皇上看著雪兒孝順。自然就更加喜歡了,這父皇疼愛公主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兒。
呂妃妹妹又何必眼紅呢?再說了公主到年紀也是要嫁出去的,陪著皇上的還是呂妃妹妹這樣的妙人兒。”
呂妃想想也是,這長公主常常往養心殿跑,經常在皇上跟前露臉。又會討人歡心,能不得寵嗎?四皇子常年讓賢妃拘在長春宮養身子。就怕四皇子有個頭痛腦熱的。
可是這樣四皇子雖然少生病了,可是身子一樣差,而皇上也根本記不得四皇子。
這樣反而還不利於四皇子的成長,而且賢妃只是把四皇子丟給宮人,何曾管過四皇子。
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三皇子,和算計太子身上了。這樣的母妃也難怪四皇子心裡難受。性子又膽小又乏味,而且對賢妃和三皇子,四皇子眼裡全無親情,有的只是不平吧!
而皇后扯來扯去,都不肯幫自己。說到底還是不信任自己,也是不想落人口食。所以想從皇后這兒下手,這次怕是不行,看來也只得自己想法子了。
呂妃腦子一動,長公主是在皇上跟前經常露臉,而四皇子幾個月也見不著皇上一面。自己說的話皇上不僅不會信,也許還會怪自己挑撥離間,或者存心的想把四皇子佔為已有。
可是如果讓皇上親眼看到四皇子的處境呢?想必就算再不得寵,到底也是皇上的血脈,看到自己的兒子讓人不待見,皇上眼裡肯定容不下。這親不僅四皇子可以歸到自己名下,也許還可以讓賢妃隔應一次。
越想明白呂妃越覺得此事可行,也更加堅定了要把四皇子養在名下的決心。不管四皇子以後能不能登位,至少自己在後宮算是有傍身的子嗣了,而且相信自己好好寵著四皇子。對於一個從小缺乏母愛的孩子來說,慢慢自然就能攏住他的心了。
呂妃淡淡一笑,既然得不到皇后的幫助,呂妃也懶得巴結皇后了。所以臉上的笑就有些敷衍了,說話的語氣自然也不像之前那麼恭敬了。
“皇后娘娘說的是,長公主確實孝順可人,也難怪皇上會寵愛有加。既然皇后娘娘不願幫妹妹這個忙,妹妹也不好打擾娘娘清靜了。娘娘可是有子嗣傍身的人,不像妹妹這麼命苦。”
說完起身福了福身,轉身就帶著宮人離開了皇后宮中,臉上帶著一抹淡笑。任誰也看不出呂妃到底與皇后說了什麼,而皇后宮中的宮人嘴巴不向緊著呢?
所以愣是沒讓賢妃探出一點眉目來,不過賢妃覺得呂妃與皇后根本沒合作的基礎,皇后不會為了呂妃出手,髒了自己的手。
到底身份不一樣,能做的事兒自在就不一樣了,可不能像其它妃嬪一樣,互相算計著。人家需要的是後宮安寧平和,這樣才能體現皇后的能力,把後宮治理的妥妥當當的。
賢妃雖然起疑可是也不能真把手伸到皇后宮中,也只能想法子去呂妃那邊安插人,可是自打呂妃讓麗妃算計後,呂妃可是把自己宮中的宮人好好清洗過。
但凡不老實的全清走了,而且呂妃宮裡還有皇上的人,所以賢妃這一動反而讓皇上發現了。
皇上自然帶著不滿去了皇后宮中,這後宮裡但凡出了什麼事,皇后能商量的人只有皇后。除了皇后是後宮之主外,還有就是皇后的人品,對后妃的態度。
這也是多年來皇上一直對皇后尊敬有加的原因,哪怕是皇上自己不寵愛的女人,皇上也不希望看到她們任人欺辱。所以皇后能料理好這些女人,皇上心裡自是滿意極了。
這除了說明皇后大度外,也說明皇后心善並未像許氏或是賢妃那般,動不動打壓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