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部分

一進入炮位,開始以猛烈的轟擊攢射壓制關城上的矢炮反擊,以掩護櫓盾車和洞屋鵝車推進到城下。

關城上敵樓雖然多有損毀,仍然堅持反擊,吶喊之聲猶如山崩,矢石如雹,傾瀉而下,迫使攻城器械無法盡情展開,如梗在喉——關城前的狹小陣地完全限制了進攻一方可以投入的攻堅器械,再多攻城器械,你一次也只能投入一小部分,因為容納不了,一些重型紅衣大炮只能在數里之外構築炮臺,為攻城部隊提供支援,炮擊準確度和摧毀力不免大受限制,卻是暫時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

居高臨下的守軍則可以充分利用地勢壓制對抗進攻之敵,這也是守軍的信心所在,雖然主帥李逍不在,仍然如此。

此前守軍就依靠漢中藍廷瑞、鄢本恕方面支援的輜重糧秣頂住了西北幕府這一兩個月來的多輪猛烈攻勢。

望著關城下進攻之敵緩慢但是堅定的向前推進,關城上的守軍就知道,今天肯定又是一場冗長而猛烈的敵我攻防,如果不是近幾天從漢中運來的輜重剛剛補充完畢,還真的難以抵擋住幕府軍團如斯猛烈的矢石炮火。

漢中方面當然是不希望劍門關落入幕府之手,否則佔據河隴的西北幕府就可以輕鬆的沿著西漢水低地河谷通道大舉東進,侵略漢中,而毫無後顧之憂。

所以對於盤踞在劍門關、利州的李逍部這顆可用的棋子,藍廷瑞、鄢本恕還是比較懂得利用的,他們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利用李逍部的幾萬人作為一枚有力的牽制性棋子,牽制西北幕府對漢中不利的行動。

當然如果時機有利,他們甚至會直接控制金牛道,出兵川北威脅西川重地綿陽,甚至成都。若非李逍的親信完整的控制了利州所屬各州縣的關隘要衝,冒然攻之,必定無法猝然攻拔,否則以鄢本恕的意思,早就揮兵南下,接掌金牛道的控制權了,哪用這麼著,拐著彎的用輜重糧秣支援著李逍部的堅守?

只是西北幕府一付暴發戶的嘴臉,不單單把矢石彈藥當作不值錢的泥巴一樣,毫不顧惜地可著勁兒傾瀉在劍門關上,甚至連那珍貴的紅衣炮、佛朗機炮也當了紙糊的一般,渾不愛惜。

要知道,這些威力巨大的攻堅火炮,使用次數是有限制的,超過之後就不太堪用了,不但落彈偏差會不斷增大,射程不斷降低,且火yao或火yao藥包的裝填量只要稍稍偏大,甚至正常的火yao裝填量都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炸膛事故,哪裡能象西北幕府這樣子無所顧忌的用?漢中流民軍以前繳獲官軍配備的火炮,也是因為使用不加節制,出了好幾次致死人命的血腥事故,才逐漸摸索出這些經驗,現在看西北幕府這樣子的狂轟亂炸,嫉妒得眼睛都紅了,羨慕到了極點,那可是銀子堆出來的玩意,造價可是很不低。

這也更加堅定了漢中方面支援李逍所部的決心,他們可不想直接面對這麼猛烈的矢石炮火,雖然他們明白這一天並不遙遠。

炮聲隆隆,硝煙迷漫,一攻一守,酣戰不休。

……

快馬揚鞭,鐵蹄撞地,蹄聲如雷。

自劍閣北上,一路之上,在帝國驛道兩旁,都可見翠柏遍植,繁茂蒼翠,鬱鬱蔥蔥的景象。

一棵棵大可合抱的參天古樹,形狀各異,高拂雲天,伸展枝幹,相互交映,把天空遮了個嚴嚴實實,大概除了‘濃廕庇日’這個詞之外,再難找出其他比較合適的詞來形容了。

以劍閣城為中心,西至梓潼,南接閬中,北達葭萌,綿延數百里的帝國驛道全都是如此,所謂三百里翠雲長廊,十萬株秦漢古柏是也,蔚為壯觀。

當年始皇帝叱吒風雲,一統華夏,便以帝京咸陽為中心,修建通行帝國的馳道,下令在馳道兩旁種植成行的松柏,還發布了“道寬五十步三丈而樹”等嚴格的要求。此後歷經各代,人們對這數百里驛道上的柏樹,不斷的做著種、補、養、護的事兒。

這三百長程十萬樹的森鬱古柏能夠昂然而立,枝葉繁茂,遮天蔽日,能夠撐起這一片濃蔭,庇護著過往的行旅,實賴前人栽樹之德,後人吟誦“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蒼翠煙暴曙,森沉雲樹寒” 等詩句時,是否也會稍稍感念一下前人之德呢?這雖然不得而知,但後人乘涼的方便卻是實實在在的。

自從下令各步兵軍團不停地南下北上輪戰劍門關和閬中兩地,使勁折騰操練著轄下的步兵軍團,狄黑的行轅就一直紮在劍閣縣城沒有動彈過,一邊要分兵鎮守陰平道和白龍江水道,一邊要策劃著更長遠的作戰方略,進攻劍門關的命令都是由行轅下達給各軍團。

親自趕赴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