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瑾心說:這人倒是個能做大事的人,可惜以前讓馬如龍借勢壓制得死死的!人生不能行胸懷,雖壽百歲,猶為夭也!想必馬啟智也是鬱悶得太久了吧?否則伯顏察兒未必能那麼快就把這事說合了!
而一邊與雷瑾說著話,一邊馬啟智也在心裡暗暗嗟嘆:想當年,我也曾自負才智,要做一番事業,如今光陰蹉跎十數載,猶自無甚成就!看人家,出身貴胄,年少封爵,雄姿英發,春風得意,眼見得已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的格局!難怪人說:人比人氣死人也,遇與不遇的差距竟然是如此之大!哎,難怪先賢們總是說要安分守拙啊!可是這世上,但凡有一點見識,真真正正願意安分守拙的人,天下又有幾個呢?那些安分守拙的人大抵不是愚氓無知,就是出於不得已才安分守的拙吧?
不提馬啟智心下如何思忖,一旁的伯顏察兒眼中倒是掠過一絲奇異的光芒,此時在伯顏察兒心中突然升起一個念頭,不獨是此時的馬啟智絕然想之不到,恐怕連雷瑾也絕想不到的一個念頭。
因為伯顏察兒此時心中轉的念頭竟然是——一定要在馬啟智身邊安插上可靠的眼線,密切監視馬啟智今後的動向。
因為,在伯顏察兒看來,雷瑾是他今生最大的一宗生意或者說賭博,他絕對不能讓任何人有機會危害到他的利益!
這時,話已漸漸進入正題,由於伯顏察兒已經多次與馬啟智交換過意見,雷瑾提出來的條件,馬啟智也大致同意,有分歧的地方並不多,因此現在,雙方只是履行最後確認步驟,象這種口頭協議的約束力,更多的取決於雙方在利益上一致性!
透過與馬啟智的閒話交談,雷瑾在不經意中,恍然發現回回馬家掌握的西寧馬戶、回回鄉兵,其整體實力要比他們原先估測的還要強上幾分,顯然是馬家著意掩藏形跡的結果;而馬家“夜梟秘諜”所具有的實力也是讓雷瑾暗地吃了一驚,馬家的線人網是在馬如龍手上才發展壯大成為“夜梟秘諜”的,從馬啟智不經意中透露出來的一些情況推測,“夜梟秘諜”所具有的偵測諜報、秘密暗殺等能力,無疑會對河西未來形勢的走向具有相當之影響力,這個也是必須要引起警惕的。
不過,雷瑾也無意因此而怪罪於手下任何的秘諜,畢竟任何一個勢力,都不免要暗中藏一手,總會有些秘密內情是諜探們偵測不到或者疏忽的,不足為怪。
雷瑾自然也順勢作出承諾——將來西寧馬戶仍改編為一個完整的騎兵軍團,交由馬啟智指揮。
至於“回回鄉兵”,雷瑾則明確告訴馬啟智,回回大姓中楊、白兩姓以及阿氏家族的族酋將要從“回回鄉兵”中召回其子弟,自領鄉兵,不再接受馬家的指令。
對於這個訊息,馬啟智並沒有吃驚,他在暖閣門口,看到阿家和白家的人時候,就已經有所憬悟,再說回回鄉兵本來也不在他的掌握之中,兩個堂侄兒馬金玉、馬金泉根本就不可能讓他這個堂叔插手“回回鄉兵”的任何事務,防他這個堂叔比防賊還要過分呢!單從利益上說,對這件事,馬啟智是樂見其成的;若從血緣親緣上說,他大概心裡也不是滋味!但又如何呢?勢所必然,也只得預設現實!
……
商議各項事務直到三更以後才結束,雷瑾已安排好了馬啟智、伯顏察兒的下榻之所,就在離雷瑾自己的起居寢所不遠的一個安靜的院落。
親自把兩個重要客人送到下榻之所安歇了,雷瑾這才離開。
第六章 變數
沉重的精鋼長矛,挾帶著驚心動魄的風雷之聲,破空而至,閃電般標刺魔高的咽喉!
魔高黝黑的臉膛毫無表情,沉靜若水,面對直迫而來,猶若狂瀾怒潮般強絕無倫的殺氣,不退反進,手中沉重的精鋼大劍精準地側劈在精鋼長矛上!
當!
長矛盪開!
魔高正欲猱身搶進空門,駭然發現那鬼魅一般的長矛,不知被使了個什麼手法,正向自己小腹處閃電斜挑而來,小命要緊,魔高不得不急急運劍擋格,哪裡還顧得上進攻?
魔高原先在江南祝融門亦以劍技見長,一劍使來,宛如離火烈焰,狂野煞厲,到了西北軍中,耳濡目染之下,竟然棄舊劍不用,而專門挑了一口精鋼大劍,那大劍是軍中選鋒銳士持之衝鋒陷陣的戰劍,劍身寬厚長大,雙面開刃,可用雙手掄劍劈斬,勢大力沉,一般的長槍盾牌根本禁不住沉重的精鋼大劍一擊,當者為之披靡。
魔高自用此大劍,其劍技除狂野煞厲之外,又添多幾分剛猛霸道,往常便是那巴蜀公孫堡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