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0部分

奇怪,“不象是韃靼人和瓦剌人,他們的盔甲似非中土或韃靼之物,戰馬也比蒙古良馬稍為高大。 ”

雷瑾其實已經觀察了一會,見這些神秘騎兵果然與斥候、秘諜所說無少差訛,盔甲、弓刀形制很是少見,充滿濃郁的異域風格,而且騎士的身材相比於韃靼人或者中土漢人而言,普遍比較高大魁梧。

記起當年蘇倫高娃對自己說過的西域風土,雷瑾猛然意識到與自己對陣的是什麼人了。

“這是西域極北的哥薩克人。 ”雷瑾以相當肯定的口氣說道,“他們怎麼會萬里迢迢,跑到這裡隱匿起來?而且還躲過了蒙古人的耳目?”

“哥薩克人 ?'…87book'”

南穀子、懶雲子等未曾聽過,都覺新鮮。

“據說這‘哥薩克’原本是古突厥語,指逃亡在黑海附近的遊牧人,出逃的農民、家奴、貧民都可能是其中之一。 以前,他們為西域北方的摩斯柯公國以及後來的薩皇阿羅斯鎮守邊疆,他們可以免除勞役、賦稅,獲得俸祿和土地,也免交田賦。 他們自己推選統領、百夫長和大尉。

阿羅斯的薩皇對哥薩克人的勢力鞭長莫及,便以向哥薩克人提供軍械、給養和軍餉為條件,換取哥薩克人對自己的效力。 聽說戰利品和俸祿是哥薩克人極其重要的生活來源,所以他們作戰極為剽悍勇猛。 哥薩克人的首領,他們稱作‘阿達曼’,他們只為戰鬥而生,常在關鍵戰事中贏得勝利。 聽說薩皇都曾賜予哥薩克人擔任御林軍的榮譽。

只是不知道,這些哥薩克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雷瑾遙望激烈的戰鬥,緩緩道來。

第三章 人質

雪原野火。

鐵騎奔流。

血花綻放,生命凋落。

瞬間的燦爛,猶如夏花之絢麗;暴力的極致,猶如冬雪之靜美。

所有的吶喊,所有的呼嘯,所有的轟鳴,在無喜無悲古井不波的目光注視中。

火光、硝煙、慘叫、鮮血……

人頭、屍骨、碎甲、斷箭……

此時如同地獄……

箭矢劃空而過,淒厲的箭嘯將生靈帶進地獄。

在瘋狂進攻的哥薩克人的前方,火舌肆虐,佛朗機炮聲聲怒吼,人仰馬翻;五眼火銃以及最新款的自生火近銃,猶如冰雹狂掃,雷轟電閃。

戰馬馱行的輕便佛朗機火炮和虎蹲炮,大發利市,齊射,連射,吊射,硝煙瀰漫,彈丸橫飛,不斷的打擊,炮火與己方騎兵的配合,讓敵騎沒有迫近中軍以叢集衝擊陣形的機會。

無論是南穀子,還是曾經的彌勒教護法大天師們,都對平虜軍相當精準的炮術感到震驚。 他們不是沒有見過兩軍對壘,火炮對轟的場景,南穀子是當年戚南塘大帥戚家軍前哨營精幹斥候,掃平倭寇的戰事多有參與,火銃、火炮見得多了;後來又隨戚帥北上鎮守薊鎮,所謂浙兵,以紀律和善戰震驚天下,破擊蒙古韃靼的犯境敵騎,這火炮、火銃更是慣常多見。 至於彌勒教,多次舉兵造反。 繳獲的官軍火藥銃炮也自是不少,這火炮轟城地威力也是曉得哉。

但是,銃炮怎麼會打得這麼準,不是隻能攻城和轟擊營壘,只能轟擊笨重不動的物事嗎?這準頭怎的快要趕上弓箭了?

莫名驚詫的南穀子等人自是不清楚,為了準備這次出塞秋獵,平虜軍各主力軍團都抽調了專人進行戰前操炮集訓。 而且對於火銃的操作和戰術配合也經過多次的實訓演練,銃炮的準頭以及騎兵與火炮互相配合地攻防戰術都有了相當大的提高。 在實戰中地威力也透過這次秋獵中歷次大小戰鬥,一點點得到印證和改進。

戰爭是檢驗實戰能力的唯一標尺,經過數月的戰鬥,騎兵與火炮配合攻防的戰術已經提升到比較成熟的程度。

血水染紅大地,屍骸佈滿雪原。

哥薩克人的勇猛剽悍,擋不住彈丸、箭矢的射擊,更何況攻擊不僅僅來自前方。 還來自背後,大片大片地哥薩克人倒在了雪地裡。

不過,哥薩克人的衝擊也頗為厲害,他們並不怕死,那些揮舞著馬刀的騎士頂著炮火和箭雨,策騎衝擊。

騎步異常靈活機變,躲開大量雨點般灑落的致命彈丸,哥薩克人還是有不少騎士從兩翼衝了上來。

平虜軍炮火強勁。 殺力十足,防禦力也不是一般軍旅可比。 哥薩克人的騎士,固然勇猛剽悍,但又怎能輕易衝亂平虜軍的攻擊陣形?就連韃靼鐵騎,也屢屢在平虜軍面前吃虧。

但哥薩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