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什麼?想要一個的命,辦法的多是。天災人禍的只要安排合理,便是別人懷疑拿不出證據也是枉然。更何況就是要讓他懷疑,讓他知道,這地方不是你能碰的。”
三觀再度被重新整理,徽瑜忽然趕腳的,自己那點小心機,小手段,在刑玉郎面前那屁都不是的小打小鬧。怪不得之前京裡她覺得事情不得了,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原來是壓根都沒放在眼睛裡。就跟小孩過家家一樣,隨隨便便一根指頭也能擺平了。
就比如這次擺佈懷王,邢玉郎就給他通融一下,他就掉坑裡了。縱然是寧王已經察覺不對,主動壓低身段跟姬亓玉求情,可是刑玉郎這裡壓根就沒打算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邢玉郎走的時候,看著徽瑜的氣色還有些不好,就對她說道:“外面的事情如今我留在京都,你且放心就是。至於你想經商賺銀子外祖不攔著你,這些個見血光的汙糟事兒就別汙了你的眼睛,你就甭管了。現在你都是親王妃了,坐在家裡聽別人奉承也是挺好的。”
徽瑜:……
事情到了這一步,刑玉郎說的也沒錯,這些個刀光劍影的確是不適合女人插手,徽瑜頂多也就是能出個主意,真要動手還是刑玉郎他們的事情。既然他們這麼有把握,徽瑜倒是覺得這樣也不錯。她不能阻止她們這邊的人跟寧王的人握手言和,這樣的結果肯定是被信國公嘲笑死,以後追隨姬亓玉的人的前程也斷了,這樣的想法不要說邢玉郎便是姬亓玉也不會同意的。到這一步,就算是他們夫妻能達成協議退一步,但是身後站著的著許多人卻不許他們後退的,人家拼上的全家性命支援你,臨了你慫了想要當個聖人了,這不是坑人嗎?
說實話徽瑜不敢這樣想的,更不敢這樣做。
既然刑玉郎不讓徽瑜受傷沾上髒東西,外面的事情不讓她多管,那麼徽瑜就管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好女人之間的事情就夠了,後院這一攤兒,瞧著平和,那也是個表象而已。
“才傳來的訊息,這下子好了,我們鈞哥兒有弟弟妹妹了。”董二夫人笑米米的說道。
“這可真是大好事兒。”徽瑜也沒想到吉小翠居然又有了好訊息,想想鈞哥兒翻過年就要四歲了,這第二個孩子來的不算早,所以當初董二夫人才會堅持讓吉小翠跟著董允驥去任上,在董二夫人的心裡嫡出的才是最要緊的,什麼姨娘都要靠邊站。她從沒有自己當了婆婆就要磨礪兒媳的想法,在她眼睛裡兒子一輩子只有嫡出的孩子才好呢。就比如董允宣也成親了,成親之後也有孩子,但是孩子洗三週歲徽瑜都沒回去只是送了禮物回去,孰輕孰重還是一眼分明的。若是當年清姨娘是個有眼光的,帶著孩子在董二夫人跟前老老實實的做人,今日董二夫人也不會拿著董允宣做空氣。她自然不會可帶庶子,但是也絕對不會親近,更加不會讓自己親生的孩子給庶出的長臉面,不踩他已經是有福氣的。
“是啊,我就想著你哥兒女越多越好,咱們這個家就越來越熱鬧,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將來也能手足情深抱成團兒往前走。”董二夫人笑著說道。
徽瑜聽著董二夫人這話就知道他想的一點都沒錯,所以就算是董允宣那邊有什麼事情,她也不會故作賢惠的去給他撐臉面。給他撐了臉面,就等於是把自己親孃的臉面踩地上了。
“是,我也這樣想的。哥哥嫂子感情和睦這才是閤家興旺之道,那些個妾室姨娘說起來不過是個奴才,但是有時候也是家裡敗壞的根由。”徽瑜就覺得如果可以董允驥不納妾最好了,兩個人之間多了第三個人,總歸是不平靜的。“年後我想讓譽哥兒去山陽書院讀書,鈞哥兒您有什麼打算嗎?”
鈞哥兒比譽哥兒小三個月,翻過年也夠了開蒙的歲數,也得早早的打算起來。
董二夫人垂著眼皮卻沒立刻說話,徽瑜也不催。這幾年董二夫人把鈞哥兒養在跟前,一時把人送出去了,還真是捨不得的。
“我倒是樂意這樣做,可是你外祖的意思是相讓鈞哥兒走武舉的路子。”
徽瑜一愣,看向了董二夫人。
董二夫人對上女兒的神色,就笑著說道:“咱們董家二房又不能承繼定國公府的爵位,將來這府裡的孩子前程都要自己去掙。大房那邊我也聽說了熙哥兒是個讀書的好料子,聽聞在山陽那邊很是受看重。若是鈞哥兒也走讀書的路將來未必能及得上熙哥兒,總被壓一頭也不好。正好咱們在軍中有人脈,你外祖的意思倒不如一文一武,將來也能互相扶持且沒有利益衝突,大家還能平平穩穩的相處下去。”
若都是走文官的路子,將來六部之上是絕對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