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現在再看文/革那段歷史我們會發現,文/革十年本應該是發展民生,改進民眾生活的最佳時段。

假如說,文/革以前,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國家面臨著嚴重的戰爭威脅。可是自從朝鮮戰爭以後,尤其是和蘇聯鬧翻以後,透過舉國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核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都相繼研發成功。中國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太大的戰爭威脅。其實,在中國有了原子彈以後,對美國及蘇聯可能發動侵略戰爭的擔心就已經可以大大降低,跡近於無了。這個時候,我國本應該迅速轉移建設重心,將主要精力放到提高民眾生活水平上的。

而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其實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簡單,就是加大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給,加大養殖業的比重,增加工農業總產值。尤其是輕工業的比重在那時候完全有條件提上去的。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我國從66年開始,就在輕工業上加大投資力度,改變當時居民生活用品嚴重不足的面貌的話,我們國家的城市化、工業化程序將會大大加快。用十年的時間用於提高民生的話,我國早就可以結束票據時代了。根本就不會再有那種民用物資極度緊張的局面出現。而這些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其實一樣可以做的很好的。但我們沒有那樣去做。這一點,不光是中國,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在犯這個錯誤。造成這種錯誤的根源,一是帝國主義環伺,使得社會主義國家不得不加強戰備。二則是,**人過於強調奉獻,過於強調階級鬥爭,以至於大家都認為革命比吃飽穿暖改善生活重要。也就是說,主觀上對改善民生不重視。可是追求美好生活乃是人類的天性,各類生活物資越是缺乏,那麼有條件的人就越是會去追求。這可能是當時認為黨內形成資產階級的根本原因吧。至少那些追求物質享受的高官及其子弟們使毛覺得,資產階級已經復辟,從而產生了將其DD的想法。而這些所謂的資產階級或者走/資派們,其實只是一個美麗的誤解,他們只是一群有小資傾向的人。並不是什麼資產階級,真要分一個階級,頂多就是黨內特權階級。當然了,改開以後,這些僥倖活下來的人,果真成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批資產階級。然而,他們能夠成為資產階級,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們首先是特權階級。這其實是我們的制度原因造成的。這一點就不再批判,也不再多做探討了。

我之所以所起這些人,其實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這些人原本可以不成為資產階級的。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假如從66年開始著手改善民生,增加生活物資的供給總量,讓全國民眾一起改善了生活的話,這些有小資傾向的人也就算不得是什麼資產階級了。畢竟,資產階級的定義是依靠手中的資產去剝削勞工。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是不存在資產階級的。作為人來講,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一個人的天性。老革命也好,革命後代也好,還是普通民眾也好,每個人都會嚮往幸福,渴望富裕。這與道德、信仰無關。

如果十年文/革改成十年大力發展輕工業、養殖業等民生產業的話,當時DD的那些所謂資產階級,很可能就不會蛻變成真正的資產階級。我們的公有制經濟要是實行的好,沒有出現頭重腳輕的局面,而是輕重工業等量齊觀的發展起來,民眾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夠享受到富裕平等自由的生活,那就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取得了成功。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改開了。假如,從66年後,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做出以上調整的話,現在的中國應該是一個政治清平,經濟繁榮,國力強大,民族團結、民主法治的真正社會主義強國了。

當然以上所言,僅是一己之得。而且,每個時代都有其侷限性。毛/主席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列強環伺的年代,**也是從腥風血雨當中走過來的。因此,戰鬥的警惕性特別高。對鬥爭也會過於敏感一些。那時候的人可能民族主義思維更濃。因此,對民生反而看得淡一些。這一點與現代人截然不同,所以在經濟的發展模式上,側重點完全不同。改開前與改開後,發展的思路要是能綜合一下,中國也許會發展的更好。也就不會產生現在這些問題,甚至根本就不必走發展私有經濟的道路了。

總之,我總覺得我們對無產階級的定義上出現了問題,而這種誤判導致了政策上的一系列反覆。畢竟,人得依賴於資源才能存活,所以就不可能完全無財富嘛!因此,我覺得無產的定義應該是無剝削性資產。也就是說,無產階級可以有資產,但這些資產不能拿來剝削別人。這樣的無產階級,才符合**的定義。還是那句話,**不應該貧窮。**應該是人人富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