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豪氣,但她這個年紀,一個小女孩,想要掙到哪怕是一分錢,又談何容易!她不能出遠門去打工,也沒人會僱用她。
姚三三打聽過了,初中一學期的學費,要一兩百塊,秋末頭的時候還好,耬花生,耬地瓜,撿稻穗,一秋天下來總能賣些錢,然而如今這青黃不接的時候,暑假前她要想掙到暑後的學費,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大不了,熱天她可以上街賣冰棒,賣汽水,姚三三記得九十年代初,那種小塑膠袋裝的汽水很盛行的,小孩子喜歡買,批發來賣能掙到錢的。就是,這個需要些成本。成本,姚三三哪有啊!
“你怎麼就這樣犟!”姚小改安撫了張洪菊,出來數落她,“你自己也說,反正不指望能上大學,咱爸那人你也知道,他橫豎是不會顧你,你一個錢沒有,非得上個什麼受罪的學?”
姚小疼也說:“三三,等爸消氣了,咱再跟他好生商議商議,看他能不能鬆口,指望你自己掙學費,你以為掙錢容易嗎,就你這麼小,能幹什麼?”
“大姐,二姐,你兩個別叨咕了,給我自己想想。”
姚三三也是滿心煩躁,她一晚上都在琢磨掙錢。過了麥收,姐猴該出來了,她可以捉姐猴賣,然而能捉姐猴的時間一共沒多少天,旁的時間呢?
對了,眼下她可以摸烏拉牛賣,只要先湊夠暑假後這一期學費,往後就有指望了。
當地人把田螺叫做“烏拉牛”,這時節正是吃烏拉牛的時候,池塘溝渠,水庫河道,很容易找到的。當地人吃這東西,自家拎上筐子,隨便去哪個河溝摸一半天,也就夠炒一頓的了。然而姚三三想到,她可以弄烏拉牛肉,去賣給鎮上的飯店。
試試再說!姚三三給自己打氣。凡事沒有想的那樣容易,然而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
有了父女的口頭協定,姚三三第二天便照常去上學了,那時候放學早,下午兩節課,太陽多老高就放了學,姚三三出了學校的門便沒有走家,而是從書包裡掏出她準備好的塑膠袋,順著學校院牆往南走,一直走過大片的田地,這一片地頭上一溜排開好幾個村裡挖的魚塘,都是兩畝見方的水面,烏拉牛是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