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要我說進學哪是容易的事?哪能個個都考上呢?”

“二爺和四爺必能考上的。”段媽媽奉承。

“借你吉言了。”紹熙無所謂的說。

“姑母有幾個孩子?”羅衣問:“到時候我們怕是要準備見面禮吧。”

“是了,我們三姑娘也周全起來。”於氏笑道:“媽媽且說與我聽聽,我才嫁過來不知道呢。”

“要說孩子,姑太太生的有一子一女,還有個庶出的姑娘。”段媽媽想了想說:“原本還有個庶出的爺,前幾年一場風寒沒了。”

“那要姑母回來,庶出的會不會帶來?”羅衣繼續問。

“自然,姑娘必定是跟著母親走的。祖父母與父親都沒了,難不成丟在老家?何況也要說親了吧。”這個紹熙倒是知道。

“年紀多大了?”錦繡也好奇了。

“少爺怕是有16了吧?兩位姑娘同年,嫡出的小些。同三姑娘一年的,那大表姑娘是年頭,二表姑娘是年尾,倒是三姑娘與四爺卡在中間了。”段媽媽不愧是家裡的老人,知道的就是多。或者僕婦們早八卦過好幾回了?

呃,同年啊,那豈不是接觸比較多?不知道好不好相處。紹衣摸摸鼻子,庶出啊,他爹正想給他說親呢!千萬別來個親上加親才好,不然一個矛盾,他非的裡外不是人不可!

羅衣也想到一塊兒去了,衝著紹衣直笑,擺個口型無聲的說:“表妹啊表妹~~”要不怎麼說近墨者黑呢?紹衣暗自淚流滿面。絲毫沒想過,從未看過才子佳人的大家閨秀,怎麼就知道了“表妹”這曖昧的詞呢?

其實說來當初老太爺顧慮的也沒錯,很少有孝期到別人家四處竄的。何況是死了親爹這種重孝。黃氏孃家就在京城,紹熙都沒去過。到底帶了晦氣不好,即便舅舅不在意,也不知道舅母在不在意。好在蕭家也在守孝,半斤對八兩。彼此彼此,也不好說誰晦氣誰了。再說老太太還在,她老人家都不怕衝撞,底下的晚輩也只能受著!二老爺雖然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大符合聖人言——女子就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丈夫死了槁木死灰課子讀書,死在夫家葬在祖墳裡頭——但這又是老太太的意思,不從似乎又不孝,更違背聖人的話了。這麼想了兩天,腦子都打了結,族人尚遠也管不了這麼許多,索性拋開,只學當今聖上的以孝為天,爽爽快快的出門接妹妹去了。倒讓老太太驚了一下:什麼時候這榆木腦袋開竅了?真是奇了怪哉!

話說羅衣前生生活在一個極端標準的家庭。所謂標準,就是典型的讓人連八卦的慾望都沒有。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啥的,雖說她媽跟她嬸嬸姑姑也有吵嘴的時候,但絕大部分情況還是很和平的。每逢年節大家聚在一起滾湯圓,甚至十分蛋疼的做那種指甲蓋大小的肉餡湯圓,一屋子人一天做的半死才做了幾百個,第二天一天就沒了!可擱不住她奶奶樂意啊。一家人邊做湯圓邊聊天,間歇的夾雜著鞭炮聲和孩子們吵嘴的聲音,再從電視裡傳來一句“觀眾們,我可想死你們了”,好一副天倫之樂圖!想著就心理暖暖的。

如今再來一個姑媽和幾個表親,從前世帶來的性格來講,她是很樂意的。人多熱鬧嘛!可是想想這坑爹的庶出身份,決定還是抱謹慎的態度比較好。誰知道這位姑媽是大伯母版本的還是黃氏版本的?私底下的傳言最不可信,老太太的嫡親女兒,誰敢說不好?即便敢說,也不敢讓她聽見啊!還是見到人再做判斷比較好。再不濟繼續裝死,總挑不出錯來了吧?

至於見面禮,姑母那裡有於氏去打理,表哥不用送,姐妹無非送幾個小玩意。這種任務就直接交給紹衣了,他的小廝來順在常年的淘換昆蟲動物園的磨練下,找幾個小玩意還是不在話下的。

果然沒多久,來順就找來了毛茸茸呆在籃子裡的假貓一隻,還細心的買了素色的。既可以當閨閣禮物,又不妨礙守孝。還有木製的“小橋流水人家”一個。一個葫蘆下墜一個鈴鐺的風鈴,鬧的羅衣想自己眯下,因為過於廉價,紹衣又讓買了一打回來送她。再有不過是個常規的銅製九連環。錦繡默契的拿走前兩個,剩下兩個不出彩的讓羅衣送人——不明情況下,庶女出頭者死!古代有風險,穿越需謹慎!

就這樣晃晃悠悠直到秋去冬來,丫頭推門進來行禮:“二位姑娘安,姑太太快到家了,老太太讓請姑娘們去二門迎一迎。”

錦繡和羅衣對望一眼,終於來了。

13、進府 。。。

從二門迎進姑母,還未坐下,就上演了一場林黛玉進賈府。姑太太只剛出嫁的頭幾年在京城,後來公爹死後扶靈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