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已充斥著整個營地。
漫長的等待中,天光漸起。
當鳳翔盟聯軍出現在博古城外時,第一縷陽光正好落在城樓上,博古城的部隊早已嚴陣以待。
兩大領地間的戰爭,就在這個清晨打響。
東城城頭上,無敵東子看著不遠處的鳳翔聯軍,神情冷漠。博古城四門緊閉,城頭上、城內的圍牆後,黑壓壓地盡是全副武裝的部隊,數十名轉職武將努力剋制著大戰前的緊張與恐懼。他們實在沒有恐懼的必要,石制城牆會為他們提供必要地保護,儘管五倍於對方的軍力還守在城內不正面接戰,難免會掃來恥笑,但現在也顧不得了在生命與臉面之間,或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
張三並非魯莽愚頑的人,事實上他對黑衫文士的作戰方略額外欣賞,對面是身經百戰的精兵,而且鳳翔城佔據了大義(領主究竟有沒有參與擄掠鳳翔副城主已不是最重要的,鳳翔上下已認定了此為事實),這是一支挾恨而來的復仇之師。對付這樣的敵人,暫避其鋒、利用城防的優勢耗盡敵人地力量是正確地,如果情況允許,最好讓他們流盡最後一滴血!
可是,鳳翔聯軍地指揮官顯然不會如此弱智。勞師遠征、深入敵境、兵力處於絕對劣勢、沒有有效地攻城器械,這樣的情況下若還執意強攻堅城,無異於拿將士們的生命開玩笑。
阿牛不會如此衝動,他是來報仇的,而非打算舊恨未消又添新仇。
徐榮更不會衝動,被複活之後。他在戰場上的一切判斷和決定,都建立在冷靜分析和大量計算之上,除了有數地幾個人,他不會在乎任何人的生死,更不會因為感情波動影響自己的判斷。他犯錯的機率極其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