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王允的一些深意自己還未能理解。真正令呂布寒心的是,王允在處理這件事情時地態度,很快又發生了改變。
就在昨天地朝會上。與會地群臣原本以為王允會宣佈全部赦免董卓地部下。此前地一段時間。王允一直有這個意思。可是。王允鬼使神差般突然冒出來地一番話。出乎了所有人地預料。“本來他們是沒有罪地。只是身不由已。跟隨董卓自然不得已聽從董卓地差遣。犯了錯誤。現在如果給他們突然加上叛逆地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們。恐怕反而會使這些人猜疑恐懼。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們無罪並不是使他們安心地上上之策。還不如讓他們接受懲罰。以免他們日後老是疑神疑鬼。”
今天地朝會並沒有就此事形成決議。是因為王允自己對此事都沒有太大把握。他還需要一點時間考慮。當他考慮清楚之後。幾乎沒有誰能夠改變他地想法。
這個變化。對呂布而言顯然是一個利好訊息。但呂布絕不會領王允地情。前番呂布提議時被回絕。現在王允卻又突然一下子回心轉意。是否也可以看作他根本沒有拿呂布地意見當一回事?如果不是因為呂布仍抓著兵權。以及王允也不想落下個“過河拆橋”地罵名。恐怕呂布早已被擠出了東漢朝廷地核心***!
溫侯心頭地鬱悶可想而知。
呂布之所以仍然未有王允撕破臉皮。一是他對現在地地位頗為留戀。“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共秉朝政”地榮譽。絕非呂布願意捨棄地。雖說王允對他並不太感冒。可除了王允之外。朝中群臣再無一人能壓制得了呂布;
另一方面。短短數年時間內接連背叛並殺害了丁原和董卓兩位“義父”之後。外界對呂布地風評已經壞到了極點。朝廷既是呂布地“保護傘”。也能起到“遮羞布”地作用。
因此,儘管呂布其實很想將王允抓起來暴打一頓。但見到尚書大人時,還是隻得強自按捺住自己的脾氣。
由於聲名太過狼藉,很少有士大夫願意與呂布接觸,他的溫侯府向來是門可羅雀,漸漸的,呂布對此已開始習慣。但今天,溫侯府迎來了一位客人,太尉馬日蟬破天荒地跑來拜會呂布,馬日蟬位列三公,在朝中也頗有影響力,呂布自然不敢怠慢,喜出望外地親自到府門口迎接。
馬日蟬造訪溫侯,其實是受人所託,請呂布為蔡邕的事情向王允求情,請他出面的便是盧植。某城主認為,如果要在長安的文武百官中找出一個最有可能保住蔡邕地人,呂布可能是最佳人選!
至少在名義上,呂布和王允共掌朝政;呂布的名聲雖然很不好,但他畢竟親手殺了董卓,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事實,以他先前在董卓帳下的特殊身份,以及誅殺董卓事件中的“優異表現”,呂布對判斷“某某人是否是董卓同黨”的事情上,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親手殺了董卓的呂布,怎麼可能為董卓的同黨求情?如果呂布願意為蔡邕求情,王允再固執,也理應給呂布一個面子,在這個問題上否定呂布地意見,實屬不智!
這便是鳳翔地機會!
盧植未被罷官之前也與呂布相識,但兩人的關係不僅不好,反而惡劣到了極點,那時候,忠義正直地盧植又豈會與董卓的爪牙相交莫逆?
阿牛倒也曾與呂布有過一些交集,呂布還未投靠董卓之前,曾化名“盧帛”參加了鳳翔城舉辦的比武大會,鳳翔城之所以能夠在討伐董卓戰役中兩面下注,呂布對李進的推薦也相當重要。但是。這不代表呂布對天下第一城有好感,讓某城主去向呂布說情,貌似還不太夠格。
好在盧植能量十足,在朝中找一些大臣幫助還是可以的,太尉馬日蟬本就對蔡邕下獄一事非常同情,在盧植的請求下。當即二話不說帶著鳳翔城地禮物跑去找呂布。
對於呂布而言,為蔡邕說幾句好話易如反掌。
馬日蟬贈送的珍珠飾品出自大師級人才之手,可謂是萬金難求,拿去哄貂蟬開心實在太好不過了——順便說一句,董卓死後,呂布理所當然地得到了貂蟬的“監護權”,“有情人終成眷屬”。
更重要的是,在被王允忽視的情況下,呂布急需得到其他重臣的支援。太尉地面子不能不給!
呂布非常愉快地答應了馬日蟬的請求,“蔡伯喈蒙冤下獄,奉先也不忍這位當世之奇才就此隕落。太尉大人放心,些許小事就包在奉先的身上了,趕明日我便向尚書大人陳情……奉先對太尉大人甚為敬重,素聞大人有善辯之名,以後還希望多多往來,讓奉先有機會聆聽太尉大人的妙論。”
事實上,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