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1部分

主的五品昭德將軍官位與州牧相若。比公孫瓚這個太守還高了半級。雖說現在是群雄割據地時代,但這個身份多少還有些用處。

“公孫太守事務繁忙。現在北平軍與烏桓各部落劍拔弩張,阿牛冒昧而來能得太守接見,實已深感榮幸。”阿牛笑道。

見阿牛提到烏桓人,公孫瓚面上浮現一抹厲色,“那些胡人冥頑不靈,居然敢跑到北平城外撒野,這些日子我軍殺死的烏桓人已過萬,但他們死法不肯退走,遲早我會讓他們盡皆埋骨於此!”

公孫瓚對胡人地痛恨,沒有任何掩飾地表現出來,見阿牛沉默不語,公孫瓚這才意識到似乎不該在客人面前講這話,訕訕一笑道:“阿牛城主此次來北平,所為何事?”

某城主嘆了一口氣,“實不相瞞,阿牛是受人之邀,希望能夠化解公孫大人與烏桓人的爭鬥,化干戈為玉帛。”

公孫瓚錯愕之餘,臉色很快便沉了下來,試探著問道:“受人之邀,劉虞?”

“不錯,正是劉州牧。”

公孫瓚長身而起,冷笑道:“如果阿牛城主是來幫劉虞作說客,讓我向那些烏桓人低頭的話,還請免開尊口,以免傷了北平與鳳翔城的和氣。”

阿牛絲毫不為公孫瓚的言語所動,淡然道:“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況且阿牛認為,這場仗再繼續下去已毫無意義,如果大家各退一步,都能夠體面地收場,北平的軍士百姓也不用再承受戰亂之苦。”

公孫瓚眉頭一動,阿牛的話讓他想到了先前關靖在議事時的苦諫。

雖然當時公孫瓚非常氣憤,差一點將關靖殺掉以洩憤,但冷靜下來之後,他已經為剛才地衝動感到後悔。關靖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沉默半晌,沉聲道:“不知阿牛城主打算如何個化解法。”

“烏桓人與北平軍這場衝突地起因,阿牛已略知一二,若公孫太守能夠顯示自己的大度和誠意,將被扣地烏桓商人財貨發還,阿牛願盡力促成烏桓人就此退兵。”某城主淡淡地道。

公孫瓚的面孔漲得通紅,阿牛的提議讓他生出些許受辱的感覺,強忍著怒火道:“要我還他們財貨?不可能!烏桓人與我北平軍交戰勝少負多,他們根本沒有資格跟我談條件,要想拿回那些財貨並非不可能,要看他們的刀箭夠不夠鋒利!”

阿牛也站了起來,毫不退讓地注視著公孫瓚道:“阿牛相信,以北平軍的實力,擊敗烏桓聯軍也未嘗不可能,但即使最終公孫太守獲得最後的勝利,北平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到太守府之前,阿牛看到北平街頭人煙稀少,由於沒有足夠的商人和貨物,市集已經為之一空。

聽那些鄉民們說,北平城的情況還算好的,起碼烏桓人無法攻入,至於北平境內的鄉鎮村莊,大多都在烏桓騎兵的威脅之下。許多村莊已經被焚燬,無數百姓在烏桓騎兵的屠刀下失去了生命,土地無人耕作,再這樣下去,北平城將面臨何種程度的損失,殊難預料。

恕阿牛直言,公孫太守何苦因一已之喜好,置萬千北平鄉民於水火?世上不會記得公孫太守平胡有功,只會記得因為你的固執逼得烏桓人捨生忘死群起而攻,無數人為此流血!”

說到後來,阿牛聲色俱厲。

公孫瓚竟不由自主地感覺到一股寒意,“在他們的心目中,我竟是這樣的形象?”公孫瓚首次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懷疑。

但這樣的猶豫只持續了幾秒鐘,公孫瓚對北方少數民族近乎本能的痛恨又佔了上風。

他虎地轉過頭來,對阿牛冷冷地道:“別人怎麼評價我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在我到任之前,幽州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大漢子民死於胡人的劫掠之下。如果不是北平軍對那些卑劣的胡人長期不斷的壓制,幽州的大漢子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地位,想安逸地生活下去也是奢望!

我不會改變我的想法,阿牛城主也不用再作無謂的努力,道不同不相為謀,阿牛城主,請便吧。”

阿牛聳了聳肩,慢慢踱到門口,停下了腳步,頭也沒回地道:“我尊重北平軍為維護幽州安定所作的努力,但公孫太守也該看到,只是這一個多月與烏桓人的戰事,就已經使五萬餘大漢子民蒙難,相當於過去五年的人口損失。這就是你對北方少數民族過於強硬的鎮壓,帶來的反彈!

另外,我既然已經應邀前來調解爭端,就一定會全力以赴,即使鳳翔城不得不直接捲入戰爭。如果能夠以戰鬥解決爭端,使更多的人免於流血,阿牛在所不惜!”

公孫瓚眼光一滯,冷冷地道:“那就看鳳翔軍是否如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