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演的,那這個真正自殺了的“演員”又是誰?這個現場又是怎樣做到天衣無縫,一點兒痕跡都找不到?
難道是教唆自殺?可安的目的又是什麼?
警方沿著這個思路追查下去,卻發現這具女屍也和安一樣,都是身份不明的存在,dna庫裡完全沒有她的存檔,也沒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這個人和安一樣,也是一個“不應該存在於這世上”的幽靈。
案件所有的線索都斷掉了,想要調查死者。卻無從著手,調查痕跡,也找不到什麼可疑之處。警方的調查陷入了僵局,只能透過反覆詢問和安有關的人證。企圖從他們的證詞中找到什麼蛛絲馬跡。
但是讓他們失望的是,從安的這些朋友嘴裡,他們撬不出什麼更有價值的東西。
木梨子他們反覆地說,在半個月前,他們吵了一場大架,幾個人各自冷靜了近半個月,在這半個月內。他們完全沒有交集,也不知道這半個月來她經歷了些什麼。
沒有辦法, 警察只能抓住一個線索,即文煜提過的、這具無名女屍不是處女這點展開了調查。
根據調查。這具女屍生前很可能有*的習慣。所以,搞不好她有可能會從事一些性服務行業。
別說,順著這個思路,還真的讓警方找到了一些線索。
警方出入了一些*,讓這些*的負責人辨認安的照片。其中,有一個夜總會的老闆辨認出來,有個女孩,跟安長得有五六分相像,曾在他們這兒當過一段時間的“公主”。後來就辭職了。
警方抓住了這點,想要找到無名女屍生前服務過的客人,碰巧,有一個在附近工地裡幹活的水泥工,是這家廉價夜總會的常客,那個負責人指出,這個和安長得挺像的女孩也服務過這個水泥工。
被警察帶走後的水泥工,被警方三言兩語一嚇,就唬得他講出了所有他知道的東西。
他的確被這個女孩“服務”過,他的印象很深刻,那天他剛剛失戀,就找了她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不料,在完事後,這個女孩淡定無比地指出了他來夜總會就是來發洩自己的情緒的,還根據自己的服裝推測出了自己的職業,在這個女孩面前,他有一種被看穿了的恐懼感,因此,他對這個女孩記憶深刻。
可當警方問及女孩的名字和其他一些具體資訊時,水泥工就回答不上來了。
好不容易找到的線索又就此斷掉。
一個星期的限期很快就在警方的調查中過去了,神學院並沒有對他們採取什麼舉動,但是這種風平浪靜的背後,木梨子他們總覺得有什麼陰謀正在暗潮湧動。
關於安最後留下來的資訊,大家也破解了出來。
那塊小牛皮,其實也就指出了下一個字母的所在地。
在無名女屍陳屍的房間的牆壁上,掛著的一張世界地圖,這是安真正的房間與陳屍現場唯一的不同之處。
而小牛皮的形狀,就是地圖上的國家“俄羅斯”的形狀。
國際電訊聯盟(itc)將“r”作為代表俄國的首碼。
因此,這個r,就是安留下的最後的字母。
結合著安在日曆的第361頁留下的“重組”二字,把他們找到的資訊重新組合一下,答案便昭然若揭:
c、a、r、e。
care。
安在提醒他們“小心”。
小心誰呢,不過是神學院罷了。
這個暗號破解後,大家就沒有心思去研究別的事情了。
六個人每天都會照例來木梨子家的別墅裡聚一聚,說說警察把自己叫去又問了些什麼,這些無聊的話題聊過後,六個人便又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中。
自從發生了這件事後,他們的關係就陷入了一個僵局,不像是朋友,倒像是因為這件事被強行捆綁起來了的陌生人一般。
誰都逃不掉。
這樣壓抑的氛圍,一直持續到那一天的到來。
在事件發生的快兩週之後,大家再一次聚集到了木梨子的別墅,除了遲遲沒有來,其他五個人都到齊了。
照例是默默無語,照例是尷尬的沉默,直到慌亂的開門聲和跌跌撞撞的腳步聲傳來扶著牆壁,驚慌失措地環視著客廳中被自己的舉動吸引住了注意力的大家,費了半天力氣,才發出了一聲嘶啞的叫喊:
“安……我剛才,看到安了!”
第一節 死而復生之人的來訪
一根鐵鏈從天花板上垂了下來,鏈子的長度有限,安的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