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兩人走遠了,張老師站到了安和夏綿旁邊,才出聲抱怨說:
“老司找來的這是什麼人!副院長居然也能答應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出來。當個打雜的還可以,照顧孩子,就憑這兩個悶葫蘆?”
夏綿聽得出來,張老師對這兩個人完全不滿意。有了張老師的反對,估計這兩個人不會到孤兒院來工作的,畢竟張老師也算是院裡的半元老級人物了,他的話,院長還是能聽進去一些的,更何況,這兩個人的表現,的確不像話,夏綿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在禁菸車廂裡抽菸,完全不顧孩子們的感受,和孩子們打不到一起去,還動不動就失蹤,這樣的人,怎麼能和孩子們相處得好?怎麼能指望他們真心實意地對待孩子們?
張老師雖然對孩子們嚴厲,但是一旦涉及到孩子們的切身利益問題,張老師就會把孩子們當成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對待。孤兒院的孩子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溫暖,像這種連話都懶得講的人,還不知道會對孩子們的心理產生多嚴重的影響呢。
這種只允許自己批評孩子但決不允許別人傷害孩子半分的心情,正是很多父母對待自己孩子的心情。
安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安慰了張老師兩句,讓他消消火,就走到了孩子們中間,組織他們玩兒。
夏綿起初還不知道安為什麼一副要急著離開的樣子,但等他和張老師站在一起,聽張老師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起孩子們的種種調皮之處以及他自己的難處時,他終於明白了安及時離開的高明之處。
張老師要是嘮叨起來,也夠人受的了。
張老師的嘮叨,讓夏綿在回到自己住的帳篷時,耳朵裡還是嗡嗡嗡嗡的,好像有馬蜂在耳邊不停地飛。
他揉著耳朵,想起了安剛才站在篝火旁邊,衝正在經受著精神折磨的自己露出狡黠笑容的樣子,也無奈地笑了。
簡遇安,是個適合做朋友的人。
孩子們玩累了,個個吵著要睡覺,夏綿和司司機住在同一頂帳篷裡,小七和安睡在同一頂帳篷裡,剩下的十二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