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至於梅文俊也同樣拿不定主意。

發動靖難?

這還不是一樣的自相殘殺、親痛仇快?

梅文俊苦笑著,望著皇甫建柯興致勃勃於這場權力鬥爭的樣子,心中不由得一陣莫名的厭煩。

他清楚無論傳言是否正確,自己這一輩子都無法擺脫和皇甫世家的糾葛。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如果傳言是實,則自己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將皇甫嵩救出來;如果傳言是虛,則無論艱難險阻,自己也要輔佐皇甫華力挽狂瀾。

但是不管皇甫建柯心中所想是對於皇甫嵩的效忠還是個人權欲的膨脹,也不管梅文俊是否答應,梅文俊都清楚自己的選擇中有一點是和皇甫建柯完全不同的,因為他了解皇甫嵩,他更明白如果皇甫嵩可以選擇的話是寧可讓忤逆的兒子執掌大權,也要保住皇甫世家的基業。

所以,對於梅文俊而言,將皇甫世家從眼下的戰爭泥潭中解救出來,方才是當務之急,這也正是梅文俊和皇甫建柯之間差異的所在。

化解雙方僵局的是親兵匆匆而來的軍情稟告,只是這樣的軍情卻是無論梅文俊還是皇甫建柯都不願意見到的。

“報,大公子遇襲,被困於惡魔嶺!”

儘管皇甫華解除了梅文俊的兵權,但是梅文俊在軍中無與倫比的威望,讓皇甫世家的將士都不由自主的仍然將其視作無所不能的統帥,因此當獲知皇甫華統率主力遭遇伏擊之後,執事的官員下意識中還是將戰報抄送給了梅文俊——認為當前家族只有梅文俊才能力挽狂瀾,恐怕已經是皇甫世家上上下下的基本共識了。

不過,被高度期望的一方卻沒有期望者所期望的那般胸有成竹,事實上無論是皇甫建柯還是梅文俊,都被眼前的戰報給驚呆了。

皇甫建柯一向代表皇甫世家周旋於天下各大勢力之間,梅文俊則身為皇甫世家的統軍大將,更是身經百戰,他們都不是沒有經歷過風浪、見識過場面人物。

但也正因為他們經歷過如此多的風浪,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場面,所以他們方才會對這個訊息做出自己準確的判斷而如此憂心忡忡。

皇甫世家危哉!

這是梅文俊和皇甫建柯的共識。

這一次皇甫華親率十五萬大軍前來,會合了梅文俊麾下的十萬大軍,總計二十五萬大軍,可以說是整個皇甫世家最為精銳的部隊了,同樣也就意味著這是皇甫世家賴以在這個亂世中生存的老本。

所以,皇甫華遇襲,直接導致了皇甫世家百年基業積累下的精華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危難,而一旦這些精銳部隊消失,那麼在這個以實力說話的亂世,皇甫世家的命運甚至還不如那些為生計而奔波的平民百姓,權力鬥爭中結下的仇家、見風使舵的小人、試圖撈取便宜的投機者,都會紛紛落井下石,家族的未來可見一斑。

這一切都源於皇甫華的遇襲,而且是這麼快的遇襲。

雖然梅文俊和皇甫建柯都已經預料到皇甫華背離了皇甫嵩的戰略,和燕南天同謀招惹風雨,必定會面臨十分危險的局面,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這個危險的局面會來臨的這麼快,這麼的措手不及。

二十五萬大軍,在離開城池的短短三天時間裡,居然遭遇襲擊而被困,這一切都說明了風雨早就為皇甫華下好了套,而從風雨一貫的能力為人和作風來看,絲毫看不出這位大名鼎鼎的聖龍帝國西北定涼侯會錯過這樣的良機對敵人網開一面而不是乘勝淋漓盡致的擴大戰果。

“皇甫將軍,時局緊迫,請授命文俊出征戴罪立功!”

梅文俊沉聲說道。

皇甫建柯聽了梅文俊的話之後,有些失望但更多是的鬆了一口氣。失望的是梅文俊終究沒有同意自己的建議,但是他也很清楚以梅文俊在軍中的聲望,完全可以不理他這個剛剛接掌夏州的代理統帥自行率兵出擊,甚至更可以立刻發動兵變乘亂掌控皇甫世家,這樣的話局面將完全失去了控制。

然而,梅文俊沒有。

梅文俊一如往日的為人,絲毫沒有藉機發難,也沒有無視皇甫建柯這個目前皇甫世家在這裡名義上的最高統帥,非常誠懇的請求皇甫建柯同意出兵,尤其是加上一句戴罪立功,可謂是委曲求全已極,即盡到了本分,也給了皇甫建柯面子和臺階,更為日後皇甫建柯萬一面對皇甫華詰問時有了推託的藉口,可以說面面俱到,讓皇甫建柯感佩不已,自問易地而處是絕對無法做到的。

為此,皇甫建柯也唯有拍了拍梅文俊的肩膀,異常沉重的說道:“一切拜託文俊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