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印月的重步兵還是受到了相當的打擊。
這個時候,衝在最前面的奴兵已經來到了城牆下,他們開始攀援起來。
不過很不幸的是,阿育王的過分自大,使他沒有認真聽取巴巴拉的建議,因而忽略了居薩羅城牆上大面積塗著的累答——累答就是粗麻繩編成的軟幕,塗泥漿的懸掛在牆前充當廉價的盾牌,而不塗泥漿的部分可以點燃後覆蓋剩下敵軍。
更不幸的是風雨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種防禦工具,而且開始有效的利用起來,熊熊的烈火迅速在城牆上點燃,那些衝在最前面的傢伙頓時陷入了火海,再加上城頭毫不留情扔下的滾木和巨石,很快就將倒楣的奴兵殺得屍橫遍野。
阿育王鐵青著臉,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雖然奴兵對他來說,不過是消耗品罷了,但是敗得這麼狼狽,卻讓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於是揮手之間,陣內的擂鼓聲更加密集,無情的催動著前方士兵進攻的步伐。
慢慢的,印月人的六輛大型攻城車由遠到近,被緩緩推行至城下。那些攻城車全身由粗大堅固的圓木造成,只比城池的高牆低上一米,車底下兩側設有輪子。車頂是一個大平臺,上面分散佈置了一些抵禦弓箭的木板,供敵軍步兵躲避射來的利箭。車前端有一片長長向前伸出的厚硬木板,保護著在下面拖動車子的三匹馬,而二十名士兵亦在車後奮力將車子向前推動。
所以攻城車雖笨重,前進的速度卻也不慢。
風雨有些訝異阿育王的軍隊竟然用上了神州的器械,卻不知道青壯年的阿育王是印月半島少有的雄才偉略之人,他一邊統兵征服各國,一邊吸收敵人的長處,這種攻城車原本就是神州的商人傳進來的,輾轉反覆,後來就被阿育王所用。
這些攻城車非常厚實,即使用投石車砸,效果也不怎麼樣,而且車內有一個平臺,可以藏有數十人,等到接近城門的時候,這些藏身計程車兵將會執起手中的銅錘,狠敲城門,令人防不勝防。
阿育王藉助這種兵器,在攻伐列國的時候如虎添翼,再加上印月的城池原本就沒有聖龍的堅固,所以造就了阿育王在印月半島的所向無敵。
可惜的是,偏偏風雨軍就是來自這種兵器的起源地,多年的戰爭使得聖龍人早就有了應對的策略,所以倒也並不慌張。
「輕弩手出擊!」
隨著一聲令下,等候多時的輕弩手紛紛將匣中的弓弩發射了出去,這些輕弩雖然在射程上不但遠遠遜於強弩,甚至連長弓也比不上,但是短距離的殺傷力和射擊強度,卻是無與倫比的。
站在攻城車平臺上計程車兵雖然穿著重甲,但在如此短距離之間,根本擋不住如此犀利的弓弩,僅僅一輪工夫,就全部被解決掉了。
同時,手持著長矛計程車兵從城牆的掩體後站立起來,將手中的長矛指向那些試圖再次爬上平臺的印月士兵。有一些士兵則扔下了火把,試圖將攻城車燃燒起來。
敵軍顯然對火攻很有經驗,大量的溼沙子很快便將車子平臺上的火頭撲滅,而車下的人不斷爬上來,同風雨軍展開了對攻城車的爭奪。
由於身後是敬愛的皇帝在觀戰,印月軍計程車兵們爆發出超越以往的強大戰力,在同風雨軍的作戰中毫不退讓,所展現出來的英勇和無畏絲毫不下於風雨軍的戰士,完全不同於前幾次戰鬥的表現,因而也就給予了風雨軍和奴兵重大的傷亡,使得攻城的進展雖然緩慢,但是卻不可阻撓的繼續著。
如果不是風雨的強大號召力,如果不是蒙璇、李逸如這些將領的沉著指揮,如果不是哥里、吉牙思等人的身先士卒,如果不是風雨軍的將士同樣也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擁戴著自己的統帥,居薩羅城真的就很危險了。
戰鬥就這樣延續著,在接下來三個多時辰的攻守中,居薩羅的城上城下都堆積了大量的屍體和重傷呻吟著計程車兵,無數年輕的生命都在這三個多時辰內熄滅了。而攻城車也冒著濃煙燃燒起來,夾雜著人身被燒烤的惡臭。整個戰場濃煙四起,天地一片朦朧。數不盡的屍骸以各自的姿勢積伏在城池內外各處,死人面孔可怖的表情在暗紅的日影光照之下,更是令人心有餘悸。
突然間,敵軍的陣營裡傳來了冗長、淒厲的號角聲。
之後,伴隨著震天動地的巨響,四千大象和兩萬名象兵終於出動了,大象們邁著緩慢而又沉重的步伐,一步步的逼近城池。彷彿大地都在顫抖,城池也在動搖。
城上的風雨軍戰士們有些緊張,而城下的印月人則精神大振,期望著自己無敵的王牌部隊帶來勝利的碩果。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