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網住的是期望的收穫,還是無法控制的危局?
——傅中舒無法把握。
第四章 進退之間
第二十三集第四章進退之間 “風侯,燕南天離開了聖京,就更好下手了,下決心吧!倘若錯過了的話,以後再要拿下老賊就麻煩了!”
天子使臣尚未走遠,風雨身後的黑狼軍統領耶律楚振便有些躍躍欲試的蠢動:“河北三關前往聖京,韓陵乃是必經之路,末將願統率一千精銳伏擊於險要之處,一定提了那燕南天的人頭回來!”
望著耶律楚振求戰的衝動,風雨不得不承認,傅中舒看似不經意見流露出來的話,卻帶給了風雨軍那些好戰和復仇心切的將軍們一道非常令人亢奮和躁動的訊息——燕南天即將離開聖京。
這實在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訊息,對於風雨軍誅殺燕南天來說遠比原先燕南天逗留聖京更為有利。
如此一來,沒有了聖京的障礙,也無需再顧慮諸侯和天子的反應,更是避免了和張兆的正面衝突,一支精銳的兵馬便可以完成奔襲和刺殺的任務,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即能夠為涼州的軍民報仇,又能夠提升風雨軍的軍威,而且還造成既定事實,讓天下諸侯無可奈何的明哲保身,並造成燕家軍的徹底分裂。
因此,耶律楚振的建議無疑代表著風雨軍中主戰派的意見,以至於黑狼軍統領的話音未落,便聽見近衛軍統領,年輕的少年將軍歐仁也立刻響應了同為軒轅軍校好友的話,摩拳擦掌的主動請纓求戰:“末將願率三百兵馬出擊!”
這些天,歐仁實在有些憋氣。
自從平定皇甫世家之後,歐仁萬萬沒有想到風雨在戰場上和皇甫世家那個被俘的小女孩皇甫鳳玩笑般的打賭居然真的要兌現。
對此,戰敗後的皇甫世家倒是很樂意攀上風雨軍的這位少年顯貴;那些始終都聚攏在無憂谷周圍的文官們,則紛紛認為這顯然是風雨厭煩了新風雲世家和李氏家族的爭奪,有意讓歐仁執掌巴蜀而大為欣喜;至於自己的姐姐無憂谷主歐靜,不知怎麼的竟然也被那個小丫頭故作可憐的模樣給迷惑住了,大力支援風雨的決定。
但是,歐仁不喜歡。
他真的不喜歡。
他不喜歡皇甫鳳,雖然出身高貴,雖然有“女神童”之稱,但是在歐仁的眼裡,卻分明是一個老氣橫秋、一心惦念著家族利益的小大人。儘管這個小丫頭在歐靜乃至其他所有人面前都表現出得楚楚可憐,然而當歐仁和女孩雙目對視的時候,感覺到對方流露的卻是一種為了沒落的家族忍痛犧牲自己委屈下嫁的傲然。
歐仁有自己夢中的伊人——拓拔家族的大小姐拓拔蔚。儘管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儘管拓拔大小姐的一縷芳心完全繫於遠在印月的另一個人身上,但是歐仁就是喜歡。喜歡拓拔大小姐的善良,喜歡拓拔大小姐的率直,甚至喜歡拓拔大小姐的刁蠻,並不在乎對方是否回應,只覺得自己能夠就這樣的伴隨在佳人的身邊,便是一種天大的幸福。
更何況歐仁也不甘,他嚮往戰場的熱血沸騰,嚮往征戰的暢快淋漓,嚮往軍旅的豪情悲歌,更向往追隨在心中欽佩的名將身邊,目睹風雨天馬行空一般的戰爭藝術獲取一次又一次偉大而且神奇的勝利,他並不甘心成為巴蜀的總督,雖然位高權尊,然而卻從此被束縛在了瑣碎的文案之中,沒有了縱馬馳騁的自由。
這樣的不甘,尤其是在李逸如從印月傳來大捷,並且即將恭送佛門至寶——釋迦牟尼的佛指舍利返回聖龍之後,更加強烈。
在風雨軍中,人們一直把歐仁和如今負責印月戰場的大將李逸如視為風雨軍左右雙璧,兩人看上去也確實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不到二十歲便已經身經百戰、獨當一面;都是深得風雨的信任和器重;都有一個在風雨軍中的地位崇高、對風雨有很深影響的姐姐。
然而,歐仁自己卻明白,這裡面實在有很大的差別:論資歷自己親身參與了風雨軍的建立,這方面僅次於和風雨自幼相伴的秋裡、洛信;而李逸如直到風雨遠征印月的時候,方才在戰爭中嶄露頭角,當自己跟隨風雨身邊南征北戰、統率千軍萬馬經歷了倫玉關、錦州、涼夏等一系列大戰的時候,那個和自己同齡的少年還剛剛進入風雨一手創辦的軒轅軍校學習。
論關係,雖然定涼侯夫人李中慧作為李氏家族的家主和風雨的妻子,傾全族之力輔佐風雨,屢次解決風雨軍於危難之際,功勞和地位無人可比,但是李逸如卻不過是李中慧的一個族弟罷了;而自己的親姐姐,無憂谷主歐靜,認識風雨在李中慧之前,建立的功勳也不下於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