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打垮敵人。超強的適應能力與特殊的繁衍方式,讓這種進攻方式屢試不爽。
可以說,在整個智慧文明戰爭期間,沒有一個智慧文明能夠擋住特魯利人的進攻。
當時,即便是阿巴卡家族裡最強大的成員所創造的智慧文明,也只能勉強招架,根本無法擊敗特魯利人的進攻。
事實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特魯利人就能擊敗家族裡的所有智慧文明。
顯然,如果不是來自另外兩個家族的威脅,特別是強大的貝卡家族,讓阿巴卡不得不提前結束智慧文明戰爭,讓特魯利人開始為家族戰爭做準備,阿巴卡家族的所有恆星系都會被特魯利人攻佔。
也正是如此,特魯利人最終得到了阿巴卡的認同。
當然,在智慧文明戰爭中,特魯利人也得到了阿巴卡的絕對信任,讓阿巴卡相信,他對特魯利人做的改造發揮了作用,即便特魯利人是一個自然進化而來的智慧文明,也絕對不會背叛他。
得益於獨特的繁衍方式,以及較短的成長週期,到智慧文明戰爭結束的時候,特魯利人不但控制了一億多個恆星系,還繁衍了足夠多的後代。事實上,當時特魯利人的個體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其控制的恆星系的承受能力。
這就是,在智慧文明戰爭後期,阿巴卡為了跟創造者聯盟講和,不得不讓特魯利人交出了大部分攻佔的恆星系。按照康納的說法,在智慧文明戰爭結束的時候,特魯利人只控制了那些已經滅絕了的智慧文明的恆星系,而所有堅持到了這一刻的智慧文明,都從特魯利人手裡收回了丟失的恆星系。也正是如此,在這場智慧文明戰爭中,特魯利人真正獲得的恆星系並不是很多,大約只有五千萬個,而由其攻佔的近兩億個恆星系都在智慧文明戰爭結束的時候交還給了其原來的主人。
也就是說,智慧文明戰爭結束之後,特魯利人的生存空間縮減了一半以上。
問題是,在智慧文明戰爭結束的時候,特魯利人幾乎充斥著所有控制的恆星系,已經繁衍出了大量後代。
即便進入自我進化階段的智慧生命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而且在掌握了四維宇宙空間碎片之後,智慧文明已經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對恆星系進行改造,甚至能夠憑空創造出恆星系。問題是,只要是智慧生命就需要適當的生存空間,而且在三維宇宙空間中,恆星系是唯一的生存空間。更重要的是,在銀河系中心區域,恆星系的密度非常高,根本就沒有足夠多的地方來創造新的恆星系。即便能夠在規模龐大的恆星系裡創造更多的星體,也需要考慮對恆星系產生的影響。
對生存空間的需求,成為了特魯利人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也成為了推動特魯利人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動力。
這就是,在智慧文明戰爭結束後不久,特魯利人就走上了全面軍事化的道路。
當然,這也是特魯利人必然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即便沒有生存空間上的壓力,只要阿巴卡想要打贏家族戰爭,而且特魯利人是特的唯一選擇,那麼特魯利人就必然實現全面軍事化。要知道,阿巴卡家族的實力本來就不如貝卡家族,也不比格雷卡家族強,而特魯利人是阿巴卡手裡的唯一籌碼,因此阿巴卡必然會不留餘地的增強特魯利人的戰爭實力。
對智慧文明來說,全面軍事化正是增強戰爭實力的主要辦法。
只是,特魯利人的全面軍事化與人類的全面軍事化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這就是,在實現全面軍事化的過程中,特魯利人不是繁衍更多的後代,以此獲得更多的超級戰士,而是做的減法。這就是,大部分特魯利人做出了犧牲,以自我犧牲的方式為全面軍事化做貢獻。
當時,特魯利人挑選出了最優秀的戰士。
這些戰士,全部參加過智慧文明戰爭,而且在戰鬥中的表現極為優異,少數甚至擁有漫長的壽命。按照阿巴卡的安排,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優秀戰士,全部成為了軍團長,即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四維宇宙空間碎片,並且掌握了利用四維宇宙空間碎片的辦法,能夠單獨開啟四維宇宙空間碎片的層面,將其轉化為星核源泉,然後用來武裝超級戰士。顯然,由他們武裝的超級戰士,都將成為由他們主導的軍團裡的戰士。也就是說,這些特魯利人的軍團長,都能夠獨立組建軍團。
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因為人類的軍團長也有這樣的能力。
真正的關鍵之處在於,在挑選出軍團長的同時,大約有這個數量一萬倍的特魯利人做出了自我犧牲。這就是,這些自願做出自我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