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的一方。
因為逆風情況下,大家都會十分彷徨,這時候有個解說在一邊分析接下來要如何,接下來要怎樣,不管說得對不對,潛意識裡對選手來說,那還不跟撿到了救命稻草一樣。
但解說不是教練,依照解說的劇本來打,很可能會被誤導,最後也只能把自己給賠進去。
再後來,一些選手在退役後也成為了解說。
而那些知名選手在退役之初,當然還擁有著非常高的人氣,再說他們也屬於前輩,所以在解說的時候可以隨意點評。
可能他們的出發點並沒有惡意,但他們以上帝視角盡情的點評著場上隊員,卻會給那些剛參加比賽的選手造成超強的壓力。
當某個解說在不斷重複敘說著你的失誤時,那些老油條們可以只當聽不見,但那些新兵就會受不了。
有的可能一蹶不振,而有的則會為了急於證明自己從而進入上頭節奏。
其實光是敘說失誤都還好,有些略微毒舌的會將選手黑到體無完膚,甚至於將所有的鍋都甩給你。
“這場比賽他們會輸,就是因為他沒打好。”
“這波團戰沒有打贏,就是因為他出裝有問題。”
“這場比賽他毫無作為,二十分鐘才只有七級,完全就是一個團隊的拖油瓶。”
觀眾們當然喜歡這種非常鮮明的觀點,但這些觀點也不一定每一樣都對。
也許不出先鋒出梅肯,是整個團隊的決定,那又憑什麼怪到某個選手的頭上?
所以說旁觀者也並不一定就是清,如果心理素質不是特別好,真的很容易受到解說的影響。
這種影響還不侷限於某一場比賽,可能在未來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某解說的一句惡評都會一直不絕於耳。
“他這名選手就不適合打職業。”
像這種話,換誰聽了都不好受。
不過也有人會說,這點壓力都受不了,那真不如不打。
但說著容易做著難,那些老油條不也是一步一步慢慢適應的,哪有一上來就能厚著臉皮全當聽不見的道理?
再者,也不是每一個解說都能客觀中立,有些解說偏向性很明顯,可能這只是因為他比較中意於某支隊伍,也可能是出於其他的原因。
這些解說在說比賽的時候,會很不注意言辭,他們可能會刻意的去給某支隊伍製造壓力,也可能會刻意的去調動場下觀眾的情緒。
不過這都還能理解,然而有些解說會直接報點。
凌風就曾經遇見過這種解說……
直接示意你在打肉山,或者直接報出某一名選手買出了跳刀。
遇見這種解說時,隊員會更受影響,而這種影響都還不僅僅只是心理上。
知道打肉山了就都過來抓,知道你有跳就全部站開。
可場上的隊員還不是隻能啞巴吃黃連,輸了怪解說?你多找找自身原因,實力不行賴這賴那。
這種情況會多出現於強隊跟弱隊的比賽之中,強隊人氣高,解說也會幫幫他們,有時候主辦方更不想讓強隊出局,還會故意安排解說幫他們“點撥”幾句。
可以說隔音房的出現是電競正規化的一個標誌,但這次的隔音房究竟能是怎樣一個質量,凌風現在也不得而知。
但他可以預見,自己的隊裡就有那麼一個極不安定的小夥子。
要是有解說叨叨王亞飛的不是,說不定這小子能衝到後…臺去找那解說算賬。
這是在主舞臺時,需要擔心的地方。而在分賽場時,雖說沒了解說,但卻又會有新的麻煩。
對於分賽場的比賽環境,王亞飛他們應該算是較為熟悉。
這跟市比賽時是一樣的,然而就觀眾數量而言,這回可能會更多。但是觀眾都只還是一個方面,觀眾多無非就是更熱一些,相信場館內的空調還是可以足夠給力。
可這份熱情要是傳到選手那裡,便會如同火山迸發一般。
當初,凌風去看王亞飛比賽的時候,就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雖說整個比賽還算緊張刺激,但卻沒有體現出應有的激烈之處。
按理說,這種臉對臉的比賽環境,會更菜市場頗為類似。
王亞飛他們在比賽的時候,倒也會時不時的吆喝幾句,可這種吆喝明顯還未夠班。
以前凌風他們打這種類似的比賽時,每一個隊都會安排一名選手充當高音喇叭。
如退伍軍人一樣聲音洪亮,還要如郭德綱一樣風趣幽默。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