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6部分

已經爭論了幾十年,不過其實網上真正面紅脖子粗爭論哪個更強的,反而很多都是不懂功夫,或者初學的人,真正的高手只是一笑置之。

傳統武術,包括太極拳、八級拳、螳螂拳、洪拳、猴拳、狗拳、鴨子拳等一切武術,其派系之多遍佈大江南北,光功夫名字就足夠寫幾頁紙。而散打,當初是為了配合擂臺比賽,融合幾個派系的武術,也吸收了一些西方搏擊動作,新編的一種運動。

論底蘊內涵,無疑傳統武術完爆散打,但論到實戰,就必須要實戰才能檢驗。在全息技術還沒發展出來的時候,要論證誰強誰弱,只能擂臺比武。然而當初擂臺比武的成績卻並不理想,基本上散打暴打了傳統武術的人。

究其原因有很多,傳統武術不得不承認處於一種衰退的狀態,國家為了挽回,也處於多方面的考慮,結果把武術越來越套路化。傳統武術之間比賽變成誰打的好看,裁判給分多,誰優勝。於是多年發展下來,武術套路都越來越追求花架子,只知道擺pose,而不知道為什麼要擺pose,套路冠軍打不過路邊流氓其實十分正常。

真正想找如何技擊對抗的,還得從民間尋找。但民間的人白天上班。養家餬口,最多每天練個三四個小時不錯了。而別人是正規化訓練。吃最合理的飲食,有專門的教練。而民間的人就算有師傅。也那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通常都是自己對著空氣傻練,搏擊經驗極度欠缺,練了幾年沒打過一架的人大有人在。

這樣的人,腦子抽了上去和別人打?就算打也打不過,侷限於擂臺規則,很多招式都不能用,而且經驗也遠遠不及。而且散打較為易成,傳統功夫則慢的多。同樣學短時間的話,很多傳統功夫的確打不過散打。外加無數光說不練的“大師”“高手”給功夫招黑,以至於,當時對於傳統武術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

全息技術發展起來之後,擂臺規則被徹底放棄,進行真正的全息比武。這一次,顧家家主終於奪得冠軍,算是傳統武術揚眉吐氣了一下。不過第一次比賽時,邀請的圈子較小。很多高手也並未參加,保持觀望態度。

第二屆開辦之後,來自各方各界的高手全都雲集過來。最終冠軍依然是顧飛,不過卻有人傳出比賽有內幕。有外掛。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某人場上輸了,氣憤之餘找人場下真人pk。結果卻是贏了。當然這位也因此進了局子,然而由此引發的全息外掛討論。卻爭論不休。

最終派出專人核查,但什麼也沒查出來。不過沒查出來不等於沒有。主辦方稍稍調高一點力量,稍稍減低一點疼痛感太容易了,外人眼光再毒也看不出來。很多人相信當中一定有人作弊,於是顧飛雖然奪得冠軍,反而造人懷疑,以至於初次的冠軍都顯得不那麼純粹。

第三屆比賽才進行到一般,被國家叫停。因為戰鬥方式過於流氓,殺氣太重。插雙眼,擰斷脖子,解下腰帶勒別人,皮開肉綻,骨頭都露出來,血流一地。徒手搏擊還好些,最多勝者腳踩著鮮血,高舉右手,敗者身體扭曲,倒地不起。而器械對砍那就真的四分五裂連全屍都沒有。而底下觀眾一片歡呼。怎麼看都像是一個變?態的比賽。

當時比賽得勝的人,殺氣都很重。可以說上臺的人都真的“殺了人”。這和遊戲不一樣,遊戲擬真度只有70%,而且和諧很多,可以輕鬆感覺出自己在玩遊戲。焦灼當時也是上過臺的人,雖然她只是打了幾場,但好歹也贏過。殺與被殺,其實她都經歷過。

如此比賽,國家顯然不承認。一個不被承認的比賽,其結果也不能說明問題。全息取消之後,一切又回到從前。套路的依舊錶演為主,民間的還是回到民間自己玩去。於是傳統武術是否真的能實戰依然被人質疑。同為中國武術,還是時不時拿出散打比較。

顧飛作為第一高手當然也被記者採訪過類似問題,不過作為公眾人士,就算心裡有數,但嘴上也不會明說出來。通常都會闡述一下雙方優點,然後表示沒有最強功夫只有最強人之類的客套話。

理論上的確如此,不過實際上卻沒什麼人相信。好比遊戲平衡一般,也有號稱沒有最強職業只有最強玩家的說法,但職業與職業之間從來沒有絕對平衡,不然就沒有改版一說。

於是直到現在散打界依然有人認為傳統武術不過是套路好看,沒什麼大用的花拳繡腿。而傳統武術則認為散打不過是“拳擊加個腿”,根本就沒什麼內涵的東西。林廣曾經在網上圍觀過所謂的撕逼大戰,不過一直撕逼的人都沒什麼本事,林廣都自信可以用王八拳打敗他們。

如今這個巨爺的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