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歡喜躍起,“好啊,悟空,悟空,從此便叫孫悟空。多謝祖師賜名,多謝祖師!”
祖師微微笑道:“悟空悟空,悟到後來,終究是空,其中深意你自會得知。”
石猴心道,無非想我入了那色不色,空不空的佛門罷了,做夢!
祖師又道:“如意,你帶悟空下去,教他些禮貌事宜。”
從左邊廂站出一名道童,看模樣只十三四歲,朝祖師施禮一諾,便引石猴下去。
悟空暗暗思忖,‘如’字排在第六,我卻是第十,難不成這個也該稱呼祖師?如意引石猴行至一處迴廊,似是知道悟空心中所想,轉身笑語盈盈道:“你只喚我如意師兄便好,這門中除了祖師,都是師兄弟稱呼。”
悟空連聲稱是,如意教悟空在一處斗室住下,裡面日常所用之物一應俱全,又教他出門來,指引他每日擔水、掃院、摘果、起灶等等,悟空皆應承下了。
…………………………
時光荏苒,悟空在三星洞中轉眼過去兩月,每日只是劈柴擔水,打掃庭院,形如一個打雜的小廝。別說得窺仙道,便連一點皮毛也未曾沾得。
時日一長,悟空心中不免煩悶,他自知這是祖師在熬他的性子,回想起《西遊記》,悟空整整在這裡熬了七年,才得了一篇口訣。而且,這篇口訣是真是假還未可知。
七年啊,想起西遊世界的雲海仙山,悟空不禁為之神往,這七年時光自己怎麼熬得過去呢?可是,為什麼祖師要熬煉我七年,他如此大的本領,無論在釋教還是闡教,都必是頂尖人物,居然肯浪費這許多時光在我身上,此事尤其可疑。
悟空回想《西遊記》中學藝的細節:悟空做了六七年的雜事,而後窺破啞謎,三更時分來到祖師房中得了長生妙道的口訣,又三年後,方傳了個七十二變的絕招,還贈送了筋斗雲。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書中明晃晃寫道:
祖師道:“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遂附耳低言,不知說了些甚麼妙法。這猴王也是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顯然學成這個無往不利的神通只花費了悟空一會的時間,而重點,自然在於祖師傳給悟空的口訣,這就說明,憑藉悟空當時的天資與身體條件,這七十二變是無需練習的,只需會了口訣自然功成。
悟空想通了這一節,又開始繼續分析。若想修成七十二變,單純有口訣還是不行,否則,祖師便沒有必要在三年前傳給悟空長生妙道的口訣了,以此推斷,這篇長生妙道的口訣極有可能是改變體質、入仙門的基礎!而且,至少要修習三年方能達到學習七十二變與筋斗雲的條件。
既然如此,之前的七年顯然便是荒廢了,從須菩提祖師對悟空的態度來看,收他為徒教他本事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麼,這七年到底在等待什麼呢?
悟空仔細回顧《西遊記》,猴王在祖師一次開講大道時歡喜雀躍手舞足蹈,這才被祖師發現,單獨為他開了小灶。難道,這七年中,祖師一直在等待悟空開悟?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解釋得通,如果悟性不夠,那長生妙道決或許傳了也是無用罷。
想通了這一節,悟空心中陰霾頓時散了大半,看來,是該找個機會好好表現一下了。
第十三章擒還縱
這一日,如意又來尋悟空,教他給花園鋤草捉蟲。換做往日,悟空自然毫不遲疑便去了,但此時悟空端坐於榻上,莫測高深笑道:“如意師兄,這鋤草卻是為何?”
如意一怔:“長了草便要除去,否則有礙花卉生長,還問為何?”
悟空反問道:“為何不將那花兒除去,讓草兒發展茁壯,亦為美事。”
如意表情匪夷所思:“哪有將花兒除去的,真是荒唐!你若要偷懶,我叫別人去了。”
悟空自榻上下來,施了一禮道:“非是懶惰,只是心中委實不明,請師兄勿怪。這便去,這便去。”
又一日,如字輩的道童如真來尋悟空做事,見悟空正伏在案上擺弄一個形狀古怪的器皿,這器皿形如碗狀,卻是傾斜著,看那姿態,倒上水便要傾倒。
如真不解問道:“這物事裝不得水,有何用處?”
悟空笑道:“你道裝不得,那便試試。”
他取過水壺,便向這器皿內倒水,水流瀉下,這器皿竟逐漸端正了過來。如真有些驚訝,便道:“原來這東西裝水才正。”
悟空道:“其實倒也未必。”他一直倒下去,待這器皿將要裝滿時,一下子傾覆在地,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