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某有意所為,可歸根究底,仍是被貴教之人所傷。眾目睽睽之下,聖女不會連這一點都不承認罷?再者說,你適才只說應某但凡是傷在貴教中人手上便算贏了,可沒有說如何受傷才算數罷?”
曼羅聞言,微微一笑,“好一副伶牙俐齒,幸虧我一開始就沒想和你鬥口。”她向左右環顧一遭,“所有人都退出明月苑!”
那九名佈陣的拜月教弟子猶自忿忿不平,尤其是那個被應笑問算計的人,此刻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但聖女所命卻不得不從,眾人只得魚貫退出了花苑。
曼羅見眾人皆已退出,便對應笑問道:“公子此番前來所為何事,眼下便可說出了?”
應笑問目光流動,在她皓如白雪的面頰上一掠而過,“在下前來,所為何事,聖女理應心知肚明,又何必再聽應某之言?”
曼羅一聲輕笑,“莫非應公子當真以為貴國國君遇刺之事,是我拜月教所為?”
“難道不是麼?試想天南一帶除了貴教之外,又有哪個門派能有此通天徹地的手段?”
曼羅聞言,登時發出一陣銀鈴般的嬌笑,“通天徹地?應公子未免也太過譽了……”語音未落,笑聲已停,“請問閣下有什麼證據能證明此事是我拜月教所為?”
應笑問正色道:“拜月教橫行天南,一向以巫術蠱毒為專擅,旁的暫且不說,那幻魔蠱的厲害,應某可是親眼所見的!”
——拜月教精通巫蠱之術,天下皆知。《隋書·地理志》中曾言:“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蝨,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餘一種存者留之,蛇則曰蛇蠱,蝨則曰蝨蠱,行以殺人,因食入人腹內,食其五臟,死則其產移入蠱主之家。”又有書雲:“蜀中多畜蠱毒,以金蠶為最,能戕人之生,攝其魂而役以盜財帛,富而遣之,謂之嫁金蠶。”傳說之中,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唐人認為金蠶蠱“屈如指環,食故緋錦,如蠶之食葉”,故又稱之為“食錦蟲”。
——古時曾有如此傳說,金蠶是一種無形之蟲,卻能替人做事。譬如假若有人要下田插秧,便可先插一根給金蠶看,金蠶便會幫人將整畝秧插好。據說金蠶勤於灑掃,因此飼主之屋極其乾淨。相傳金蠶喜吃人,若干年定要吃一個人。飼養金蠶之家,很少疾病,養牲畜易長大,絕無死亡之患,且能聚財暴富。每到年終歲暮之時,主人須在門後和金蠶算賬,若有盈餘便須買人祭給它吃。因此到了年終算賬之時,主人往往會打破一個碗,而對金蠶說今年打破了碗匙若干,虧本很多,明年再買人飼它。倘若雲今年得利,家中人口便會漸漸死亡,養金蠶的人都沒有好結果,這便叫做“金蠶食尾”。遇到此種情況之時,主人便要及時將金蠶嫁出,其做法是以布包一包,內放銀子、花粉及即金蠶蠱,放在道路的交叉口上,見銀眼開者自然拾去,誤取銀包之人,金蠶蠱便會跟了他去。
——相傳,在隋朝宮廷之中曾發生過一次無形的蠱亂。當時,在大將軍獨孤陀的家裡,有一個名叫徐阿尼的丫頭,她有拜貓鬼的習慣。每天深夜子時,她就偷偷的起床,備供品焚香向貓鬼祭拜,並且越拜越靈,貓鬼常將別家的財物給她。獨孤陀還沒有做官的時候,在家閒居,有飲酒的嗜好,當時他的妻子不肯給他買酒,獨孤陀只得向徐阿尼討酒。阿尼回答道:“沒有錢買酒。”獨孤陀便道:“你為什麼不叫貓鬼到越公家取錢買酒?”阿尼只得暗中祈禱,不到一個時辰,買酒的錢就送到了,獨孤陀就這樣貪得無厭地不斷指使阿尼向貓鬼取錢買酒。後來,獨孤陀因為是皇后內戚的關係得到了官位。某日,他在花園中向徐阿尼說:“你叫貓鬼向獨孤皇后說:我家沒有錢,請皇后常常賜錢給我。”阿尼便照他的話向貓鬼祈禱,貓鬼果然走到宮中,向獨孤皇后取物。史書有載:獨孤陀,字黎邪,獨孤伽羅之弟。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餘年。宇文護被誅,始歸長安。高祖受禪,拜上開府、右領左右將軍。久之,出為郢州刺史,進位上大將軍,累轉延州刺史。好左道。其妻母先事貓鬼,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之信也。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悅,左轉遷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僕射高熲、納言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雜治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素酒,其妻曰:“無錢可酤。”陀因謂阿尼曰:“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