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吸髓的剝削和壓榨,不將東瑞格利特人當人,也一定會換來東瑞格利特王國上下無比的屈辱和憤怒。
但是,諸夏聯合王國打敗了東瑞格利特王國的貴族階層後,並沒有對這個國家進行種種暴行,相反,在這些年中,帶來的是更加先進的文明,從生活方式,到政治生態,再到價值觀念、各項技術,全面改造著東瑞格利特落後的現狀,使得東瑞格利特普通人們過上了從沒想過的舒適、富裕的生活。
甚至孩子們還能學習到原本由貴族階層掌握的知識,有才能的人能打破貴族的壟斷成為官員,商人不再需要繳納各種稀奇古怪的名目帶來的稅費……
即便是權力不再如同從前那般專有的貴族們,也因為投資工商等行業得到了很多好處,其中不少人對於諸夏聯合王國是好感比惡感多。
更何況,除了給東瑞格利特人帶來實際的好處,艾諾在輿論宣傳和民間風評掌握上也是不遺餘力,遠比日本帝國時代宣揚的“大東亞共榮圈”那一套高明得多,這使得諸夏聯合王國在東瑞格利特王國的名聲非常好,好到一點兒都不像“侵略者”,對於大多數東瑞格利特人來說,諸夏聯合王國更像是“大救星”、“解放者”一類的存在。
當大衛四世忽然間舉起王旗,要驅逐諸夏勢力的時候,就產生了一個奇葩而詭異的現象——應者寥寥。
頗有點兒類似清末時代,慈禧和全世界開戰後。漢族官僚勢力玩“東南互保”,不摻合你個老太婆神經病發作引來大麻煩的架勢。
結果,大衛四世除了手中半個具裝魔騎騎士團,費舍爾伯爵為首的保王黨勢力,以及部分遵從他命令的軍隊,實力總計居然不到五萬人!
全國範圍內,更是隻有不到二分之一的貴族表示響應國王的號召,要為王國盡忠,另外的貴族中二分之一處於觀望狀態,二分之一直接表示反對。
更可悲的是。表示響應的那不到二分之一貴族大部分都是破落戶,或者在諸夏對東瑞格利特王國中損失慘重的被改造者,實力有限,用土地面積來表現大衛四世勢力的話就會發現,效忠於國王的貴族勢力佔據的土地面積,大概只有東瑞格利特王國現在的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
這種可悲的情景,連那位狄龍主祭都為之愕然不已,更別說大衛四世本人了,基本上。這種情況說明了,他屬於民心已喪的那類君主。
也正因為得不到普遍的支援,大衛四世才會對自己居然扯旗對抗諸夏聯合王國的行為害怕不已。
只可惜,開弓沒有回頭箭。在屠戮了諸夏聯合王國駐安格努奇使館,並一把火將之燒成白地後,大衛四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更別說還有個身兼諸神教會主教和黑暗教會主教雙重身份。可怕到爆表的狄龍主祭在身側了。
現在的大衛四世只能寄希望於狄龍主祭的那些“支援”,能夠壓得住諸夏了。
另一方面,大衛四世猶豫了半天。終究還是決定對諸夏在東瑞格利特王國境內建設的聚居點下手起來,一來,這些聚居點可都是諸夏釘在東瑞格利特王國身上的釘子,二來麼,將這些聚居點打下的話,不僅能夠將其中的物資、軍械、製造產業等等收為己用,還能夠將那些處於東瑞格利特王國境內的漢人抓捕起來,充作人質。
大衛四世好歹和諸夏接觸了這麼久,知道諸夏對自己的國民最是寶貝,要是他手上有大量的漢人作為人質,說不定還能夠有點討價還價的籌碼。
只不過,諸夏的聚居點實在不怎麼好打。
東瑞格利特王國境內的諸夏聚居點基本上集中在鐵路沿線,除了少數幾個是位於大城市附近,建設了大量學校、醫院、教堂、圖書館、遊樂場等公共設施用來“收買人心”,大多數都處於較為荒僻的礦山、森林、河流要道等地區。
那些礦山、森林、河流要道的聚居點就別提了,地形都是非常崎嶇、易受難攻,為了防備可能的土匪、盜賊團,還都建設了相當牢固的防衛牆等建築。
而大城市附近聚居點也不是什麼軟骨頭,其中的諸夏人雖然平時都很和藹,但實際上,一個個都是好手,並且不缺乏武器裝備,那些聚居點的房子更是堅固得在戰時完全能當掩體用——大衛四世甚至一直覺得,這些諸夏人是諸夏聯合王國變相駐紮的軍隊。
但不管好打不好打,騎虎難下的大衛四世不想打也得打,他現在力量有限,手伸不到那麼遠,那些礦山、森林之類地方的聚居點打起來費時費力,要下手的話,顯然只能選擇大城市附近的聚居點,於是乎,在使館碰壁之後,立刻將目標投到了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