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拉扯聲後,15支鋼製標槍劃破天際,向著還未反應過來的華沙衛隊飛去,由於華沙人陣型密集,而距離蠍子弩連300米都不到,所以每支標槍都射穿了3位以上的華沙衛隊成員,運氣好的話還能帶上一兩個鐵甲重步兵
隨後1秒不到,擲罐弓也在兩兩名工程兵操作下,將一個個人頭大小裝滿希臘火的陶瓷罐拋射出去,當然在此之前工程兵們都先用火把將罐口點燃藉助著拉力與人力,罐口著火的陶瓷罐在華沙人疑惑的目光下,落到了密集的、身穿重型鐵甲的華沙士兵隊伍中
第174章 外號“暴雨”
第一年 第174章 外號“暴雨”
沒有燃燒木桶的爆炸聲,也沒有守城巨弩鋼製零件的撞擊聲,有的僅僅是淹沒在吵雜人海聲中陶瓷碎裂的響聲,但就在發出這一群微弱的響聲後密集的華沙軍隊中突然多出了數十個橘紅色的火團,龐大的火團瞬間將周圍十幾位鐵甲重步兵吞沒,悽慘的叫聲立即響遍整個戰場,但這還只是開始
作為焚盡一切的火焰,就是對於現代那些身穿無縫隙防爆服計程車兵都擁有極強的傷害,往往連一枚高爆手雷都炸不死的防爆士兵會被一枚燃燒彈搞得狼狽不堪,所以跟不用說眼前這些身穿重型鐵甲的華沙人了,在希臘火的侵蝕下,這些華沙士兵終於嚐到了地獄般的痛苦生不如死般的刺痛讓他們本能的跑向周邊的戰友進行求助,但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做只會將死亡散播的快
大部分士兵都無情的避開,因為經歷過血與淚洗禮的老兵都知道,眼前這些火焰都已經燒得鎧甲內部計程車兵是不可能有活下去的希望,就是點著他們的不是希臘火也一樣,因為要像就他們就必須解開鎧甲,而在解開鎧甲的期間,這些被烈火侵蝕的戰友足以被燒傷十幾回了當然還是有些腦袋秀逗,或者說是心地善良的兵老兵絕對不會幹這種事情,因為老兵堅信的原則:是在兩人其中一人必死的情況下,老兵心中的想法永遠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上去搶救這些士兵,但還沒碰到這些老兵的身體,那些燃燒的火焰就如同有魔力一樣突然黏在了這些兵身上,並立刻擴散開來
雖然是兵,但在參軍時就經過系統性學習,學會許多應急事件處理方式的他們立馬趴到地上亂滾,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是最好最快能將自身身上火苗滅掉的方法,但前提是這些火焰是普通的火焰,但問題是華沙士兵們所沾上的火焰就不是普通火焰,而是希臘火
這種與瀝青、汽油一種特性的火焰不是水或是在地上打滾就能快滅掉的,就連研發出希臘火的學者也告訴孫林,目前唯一能將席臘火滅到的方法,只有將火焰周圍所有易燃物全部隔離開來這一種辦法
如果說這種火焰打擊是噩夢的話,那麼這個噩夢才剛剛開始其實擲罐弓這種守城武器威力並不強,此次之所以能做到每個陶瓷罐能殺死10多人,主要是因為在此之前華沙人對火攻完全沒有準備,因為他們不相信這片焦土上還能在燃起一個火苗,而且華沙人此次正與下方的馬爾斯人對壘,馬爾斯人在體質上比華沙人要強,而華沙人要想彌補這一點就需要列陣來打,而最有效的就是盾牆與密集陣型如果華沙人之前有做好火攻的對策,並將陣型拉開點話,這些陶瓷罐一次最多也就只能幹掉兩三個
這樣的效果其實並不符合孫林的意願,甚至在檢測完擲罐弓威力後孫林甚至有打算不批覆這種守城武器的批次生產方案,只是想將其作為後備守城武器來使用,但研發這個武器的學者再提出擲罐弓另一種特性後,孫林就毫不猶豫的簽下這份批次生產擲罐弓的方案,而擲罐弓的另一種特性就是:擲罐弓的射擊平率是是弩的3分之2,也就是說擲罐弓的射擊平率要比滑輪弩還要快上一些至於原因十分簡單,在拉線瞄準上擲罐弓與滑輪弩的度是一致的,但擲罐弓卻不需要向滑輪弩乃至改良鋼製蠍子弩、配重投石機、重型扭力投石車那樣,要將彈藥裝填到皮革帶、射擊槽中,僅僅只需要工程兵們握著陶瓷罐帶著皮帶一起向後拉在放手就可以了就因為這樣,擲罐弓在日不落帝國與其敵人口中又有個外號叫“暴雨“意思是這種武器一旦運轉起來,其攻勢就如同暴雨一般猛烈雖然有些學者認為擲罐弓是迫擊炮、榴彈炮的始祖,但跟多的日不落帝國學者認為擲罐弓應該是未來機關槍、半自動步槍的始祖,誰叫這東西的攻擊平率太快了呢?
僅僅停頓了不到5秒的時間,當那些日不落帝國工程兵正準備將鋼製標槍放入改良鋼製蠍子弩射擊槽中時,那些罐口著火的陶瓷罐再次從城牆上飛出砸在了華沙軍中,不過腦袋宕機,還在想著前面那些身穿重型鐵甲,連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