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最近的一些熱門話題。
如今最熱門的話題當然就是國際米蘭的連勝和不敗紀錄,因此薩基在這方面聊得很多,他和楊誠交流了很多戰術方面的想法,同時邀請楊誠對義大利的青訓提出一些建議。
“我覺得,在青訓方面,義大利做得很差,已經遠遠落後於歐洲其他強國,如果再不奮起直追,恐怕不用多久,人才方面就會出現斷裂,青黃不接,難以再出成績了”
薩基對此倒是很認同,“我覺得國際米蘭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也肯給球員機會。”
看得出來,這位義大利足球教父對楊誠所執掌的國際米蘭很欣賞。
阿爾塔菲尼看起來對楊誠暗捧國際米蘭的做法有些意見,問道:“那愷撒覺得,義大利足球的癥結在哪裡呢?”
“足球學校”楊誠十分肯定的說,他是做過認真分析的。
等到所有人都弄不明白的時候,他才繼續開口,“義大利國土不大,人口不多,但是一度球星鼎盛,我覺得,基礎不在於俱樂部的青訓機制,而在於成千上萬的青少年足球比賽,還有近千家不同規模的足球學校,這形成了龐大的足球人口基數。”
薩基不斷的點頭,他雖然沒有這方面的認真研究,但卻瞭解這種情況。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足球學校的收費越來越貴,甚至於普通收入家庭,要栽培孩子去上足球學校,那都得省吃儉用才行,稍微低薪階層,那更是要傾家蕩產,但是我們別忘記了,足球,從來都是高淘汰率的運動。”
“說得對”薩基拍手鼓掌。
現場也響起了一陣掌聲。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高淘汰率的背後,職業俱樂部的經營很困難,一線隊成績有壓力,再加上從90年代開始的大手筆投入,使得很多球隊都陷入了經營危機,一線隊都顧不上了,誰還管青年隊?因此很多青年隊的球星胚子都不受重視。”
“你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傾家蕩產去了足球學校,好不容易踢出頭來的新星,到了職業俱樂部,合同一個月薪水竟然還不夠他最起碼的生活支出,誰願意幹?因此他們有的就去兼職當球童,有的則是離開足球,去找一份謀生的活計。”
“長期下來,家長都不願意把孩子送來踢球,義大利的足球人口就越來越少,青少年比賽人跟著縮減,足球學校收不到生源,經營困難甚至倒閉,職業俱樂部就難以得到優秀的球星胚子,這就變成了一套惡性迴圈,越來越狹窄的一條路”
薩基聽得不斷的點頭。
“我有點不認同愷撒的話,最起碼義大利這幾年來在青年隊的比賽中表現一直不錯,92、94、96這三屆U21歐青賽,我們都拿到了冠軍,2000年和2002年都殺入了半決賽,還有U17的歐青賽,我們的奪冠次數都要超過其他對手。”
阿爾塔菲尼看起來似乎要和楊誠槓上了。
楊誠呵呵笑了起來,“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但是我可以做出解釋。”
“我在德國待過好多年,所以我就以德國為例,他們在為歐青賽報名的時候,預選賽時一般選擇18歲左右的孩子打預選賽,這樣打到決賽圈的時候,正好20歲左右,符合U21的報名機制,這是行業慣例,兩年一輪,大家都不注重成績,就注重鍛鍊價值。”
“但是在義大利,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很多足協官員為了用成績鞏固自己的官位,他們就選擇了玩弄自己的小聰明,鑽規則的空子,他們在預選賽的時候就安排20歲左右的球員,形成了以大打小,而到了決賽圈,這些球員都基本接近23歲了。”
“你別不信,看看2002年的歐青賽半決賽,義大利平均年齡22歲半,捷克平均年齡20歲出頭一點點,但義大利卻還是輸給了捷克,再看2000年的半決賽,對手依舊是捷克,對方平均年齡不到20歲,可是義大利國青隊接近23歲的平均年齡。”
說到這裡,楊誠一攤手,“看吧,差距有多大?”
在這個年齡段,2歲的平均年齡差距,那絕對是巨大的。
楊誠說得阿爾塔菲尼啞口無言,至少他在這方面真的不是楊誠的對手。
“我們國際米蘭每一個賽季都在追加對青訓的投入,本賽季也是,我們著力於扶持那些出色的足球學校,透過考核後,讓他們加入到國際米蘭青訓系統,他們可以得到一筆扶助金,而相對的,他們將降低入學費用,甚至於可以對某些出色的球員給予免費,或者是獎學金。”
“我們希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