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找出惡魔之門。
】
“魔幻設定的感覺啊。”封不覺掃了一眼任務便關閉了遊戲選單。
“這城市這麼大,找扇門豈不是大海撈針?”王嘆之道。
“任務用於提示我們的關鍵詞不是‘門’,而是‘惡魔’。”封不覺說著,
已走到了旁邊的一臺自動售票機前,看著那臺機器上印的地鐵線路示意圖道,“
這座城市的地鐵一共有十二條線路,雖然是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過……”他的
手指沿著那張圖上交織在一起的線路移動,最終停在了一個地方,“這十幾條交
錯的線路中,有這麼一塊區域……”他雙手張開,按在地圖上,遮住了那塊區域
周圍的線路圖,只露出中間一塊:“五條交叉的直線,形成了非常標準的幾何圖
形,一個五芒星。”
“大哥,這也太牽強了吧。”孤獨小哥道:“你再仔細找找,那一團亂麻的
線裡說不定還能找到很多別的幾何圖形呢。”
“我手指停下的那一秒,就代表我已經仔細地找完了。”封不覺回答,他轉
過身來解釋道:“我們上到這一層以前,無論是地鐵內部還是站臺上,都只能看
到本線這一條線路的站名和示意圖。像這樣的全城地鐵完整線路圖,下面那一層
沒有。
在系統提示響起前,我們既沒有遇到怪物,也沒有耽擱多少時間,幾乎還未
做任何實質性的行動。但任務被觸發肯定是有原因的,假如這任務沒有任何觸發
條件,我們坐在地鐵裡就該接到,系統何必特意等我們上來一層再給提示。
因此……我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這一層裡有某些在下面那層沒有的東西,
其提供的資訊可以將我們指向任務中所說的那扇惡魔之門。”
他說到這兒,側過身,用左手的手掌拍了拍自動售票機上印的地鐵線路圖:
“地鐵線路只有十二條,而地面上的馬路有上千條,如果這張地鐵線路圖毫無意
義,那城市地圖就更沒有意義了,除非我們能找到一張標著‘惡魔之門’這種地
標的旅遊地圖來。”
他深呼吸一下:“總而言之,如果沒人提出與此推斷存在矛盾的建設性意見
,或者其意見本身並沒有站得住腳的依據來支援……勞駕請移步跟我到圖中的這
個區域走一趟,假如我錯了,我們重整思路,再議一番,假如我對了,我拿技巧
值,大家清任務,皆大歡喜。”
封不覺一口氣說完,眾人目瞪口呆,王嘆之這時倒顯得挺平靜,因為從小到
大,像這種場面他見多了。
封不覺的推理能力是閱讀癖變得純熟後所產生的衍生品。他是個很聰明的人
,十六歲那年在學校裡做biorg測試的得分是138,左右半腦正好各佔69分的平衡
型思維。和140以上那種“超常”的天才相比,他依然是劃分在正常人群體裡的
,但其觀察、記憶、理解、推理的能力可謂訓練有素,絕非常人可比。
正如柯南道爾先生借福爾摩斯之口所說,優秀的偵探除了淵博的知識和經驗
以外,更重要的是正確的推理技巧。文中的福爾摩斯總是在不遺餘力地宣揚著自
己的那套“演繹法”,而封不覺顯然是一名忠實擁躉。
他的閱讀癖就來源於夏洛克的另一套理論:將知識當做儲備品,把大腦當成
圖書館來管理,不重要的東西就掃出去忘掉,次要的東西放進閣樓裡,需要的就
留在唾手可得之處。
這看似是一種理想化的記憶習慣和思維模式,其實透過一定的訓練,確實是
可以做到的,封不覺便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典型。
這世上有許多說來簡單做來難的事,比如每天在家做幾十個俯臥撐就能不知
不覺變成肌肉男,每天背幾個單詞就能輕鬆過四六級,每天寫個幾千字存稿就能
成為大神之類的……如果人類自欺欺人的念頭有一個排行榜,這幾句肯定都排在
前幾位。
一般人面對這種自律性質的訓練,半途而廢的機率極高,但正所謂自古怪咖
多奇才,封不覺就是堅持下來的少數人之一,最終將閱讀和推理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