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但是比遇到切爾西要好。這是克林斯曼知道抽到馬洛卡之後地第一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之後,克林斯曼對馬洛卡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他忽然覺得也許還是碰到切爾西更好一些,因為這支馬洛卡非常之詭異,與其說馬洛卡詭異不如說他們的核心人物張凡詭異,從未受過傷,從來不見他疲倦,速度快如閃電,射門力大無窮,意志無比堅強,克林斯曼想不通這樣的人還能叫人嗎?但是活生生地現實卻就擺在他面前。這個不是人地張凡就是他率領的拜仁慕尼黑地攔路虎。據說張凡煉過中國功夫,曾經在舉手投足之間把日本四名球員打進了醫院。這樣的球員要怎麼對付?克林斯曼和每個與馬洛卡交手過的教練一樣陷入了冥思苦想當中。誰能夠看住張凡,如何才能看住張凡?全場盯人,拜仁隊中誰有這個體能和防守技術,博羅夫斯基還是施魏因施泰格。如果區域防守,那又怎麼解決進攻上去後被張凡反擊的難題,張凡的反擊速度堪稱神速,給他空間的話,他一個人就足以解決拜仁的整個後防線,連犯規都來不及。如果不能看住張凡,想贏馬洛卡簡直是夢想。

德國人雖然刻板嚴謹墨守成規,但是他們在戰爭當中卻非常的詭詐,和中國的《孫子兵法》相媲美的《戰爭論》的作者就是德國人克勞塞維茨,在足球上,德國人的戰術一點不比他們在戰爭中遜色,54年在伯爾尼,德國人擊敗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匈牙利人就是最經典的戰術運用。克林斯曼在和他的智囊團、心理訓練師商量之後,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犯規!不斷的犯規,只要張凡拿球就犯規,當然不是一個球員去犯規,全隊的球員輪流犯規,這樣就不至於因為積累黃牌被罰下場。克林斯曼的智囊團認為在被對手不斷的犯規之後,張凡會產生急躁和恐懼受訪的心理,這樣的心理會使他的技術無法正常發揮,甚至可能產生更好的後果,就是張凡被踢急了,最後報復被紅牌罰下。06年世界盃上的齊達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克林斯曼的心理訓練師義大利人摩爾甚至提出了讓拜仁的球員在比賽當中偷偷的辱罵張凡,據他所知中國人最受不了別人辱罵他的父母和姐妹。但是摩爾的這個建議被克林斯曼拒絕了,德國人雖然善用詭計,但是卻沒有義大利人那麼不擇手段,他們比起義大利人更像個男子漢。

解決了防守張凡的問題,克林斯曼又開始著手練習如何攻破馬洛卡的防守,馬洛卡的防守一直很穩固,兩個邊後衛斯爾納和阿紐科夫都是能攻善守,還有一個黑人小傢伙對切爾西的比賽表現的很出突出。馬洛卡的中後衛可能要弱一點,巴雷拉無論在身體還是在技術反應上恐怕都跟不上克洛澤和託尼了,科洛金又有點毛躁。但馬洛卡的後腰莫塔的狀態非常出色,他基本上不助攻,是中後衛身前的一道屏障。如果張凡也回到後腰位置的話,強攻中路並不一定多好打。但是也是一個選擇,畢竟馬洛卡如果加強在中路的防守的話,他們的邊路一定會被削弱,這樣拉姆的機會就來了,他在邊路的突破傳中和內切射門都足以對馬洛卡造成致命的威脅。除了雙高組合外,克林斯曼還有一種選擇,就是派上美國人多諾萬,多諾萬快速靈活,技術也不錯,有克洛澤或者託尼的掩護,多諾萬很有可能成為刺死馬洛卡這個西班牙公牛的短刀。一高一快的組合還能抓住反擊的機會。

如果這兩種組合都不見效,克林斯曼還有一種搏命的選擇就是在鋒線上派上託尼和克洛澤的雙塔再加上多諾萬的一小,打433的陣型。不過非是比分落後,或者情況危急,克林斯曼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在中場,克林斯曼也有多種組合,進攻的時候他想用裡貝里、施魏因斯泰格、範博梅爾和博羅夫斯基的組合,在防守的時候,克林斯曼更傾向於用澤羅伯託、大阿爾滕託普、範博梅爾和裡貝里的組合。

在這幾天,克林斯曼把這三種前鋒組合和兩種中場組合都做了精心訓練,由於克林斯曼在訓練當中打破了主力和替補的界限,並且放言這場歐冠比賽他只看球員的狀態不看名氣,誰的狀態好就讓誰去上場比賽。

第五卷 霸道

第34章 準備 (3)

相對於拜仁球員的信心滿滿,德國的媒體因為拜仁球員在聯賽當中的糟糕表現而有些信心缺失,《圖片報》說這樣的拜仁很難在歐冠當中戰勝淘汰切爾西的馬洛卡,更無法阻止張凡的進球。《踢球者》原來還對拜仁抽到馬洛卡而感到欣喜,但是看了拜仁的聯賽比賽之後,他們說這樣的拜仁和馬洛卡也就一個席上一個地上,誰淘汰誰都不出人意料。只有《四四二》對拜仁抱有很大的信心,他們認為空中優勢將讓拜仁在安聯球場擊潰馬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