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冊!”水手們對於港口的事情還算是熟悉,知道這位肯定是港口管理的官員,每一艘停港的海船都得在這裡登記,包括是否要交易,停泊多久,還有補給之類的都需要透過官員來處理。

王海冬本就離得不遠,船下一叫他自然也聽到了,小船距離港口也不算高,一個縱身就從船舷跳到了港口棧橋上。

此時的港口可不比王海冬來得世界,這裡可沒有水泥搭建港口則麼奢侈,就算是杭州港這樣的大港,也只有幾個青石鋪搭的棧橋,其他的都和泉州港一般用粗憨的木料搭建而成。

“船長好身手!”水手看到某男的縱身一躍當然是鼓掌歡呼,畢竟在他們眼裡船長就是個高來高去的武林高手。

不過碼頭的這位登記的這位卻有些不滿,剛才王海冬那一跳卻把他嚇得不輕,看到那些水手竟然還鼓掌叫好,心中暗暗有些不爽。

“,到泉州港是來幹嘛的?是停靠補給,還是來做買賣的?”這位態度雖然有些不好,不過某男也算是看慣了另外一個世界公務員的嘴臉毫不在意。

“是來做買賣的,給這是杭州同業公會簽發的貿易許可證。”這張證件是羅望海和他在同業公會簽訂合同時一起辦理的,別看這一張小小的證件,這可算是這艘商船的身份證,要是在港口停靠沒有這份證件,輕則趕出港口,重的直接扣押,直到補辦的證件送來才算完事。

港口官員接過王海冬遞過來的貿易許可證,口中對著許可證上的內容複述道:“探寶號,船齡3年,水手9人,對不對?”

“沒錯。”某男其實挺膩味這艘船的名字,不過那位羅少爺死後不肯改,也只好講究了。

官員把這些內容登記造冊後,又把貿易許可證還給王海冬後繼續問道:“船上是否裝了貨物,是否要在本港出售?還有出港時需不需要補給?”

“裝了,一貨倉蘇繡,補給就不用了。”船上的物資少說還能用上40天,等過半的時候再補給也不遲,再說真要補給那些沿海小港口反而比這些大港更便宜,雖然要耽誤一天工夫,不過有一部分貪小便宜船主就會這麼做。

“就一貨倉蘇繡?另外一個貨倉呢?”官員顯然對於船型的瞭解十分清楚,知道這艘船肯定有兩個貨倉。

“本錢不夠,空著……”沒辦法泉州不缺糧食,如果是北上的話還能裝上一倉庫大米壓倉,不過到泉州,大米怎麼運過來就得怎麼運回去,這裡的大米可是一年兩熟,價格比人口密集的浙江可便宜多了。

其實王海冬這麼說有些多餘,畢竟蘇繡這種緊俏貨色可不是想要買就有的,特別是這種大批次進貨,如果不是靠羅老頭繡莊的關係,恐怕在港易所等上一個月都輪不到他提貨。

港口官員自然不會聽王海冬說什麼就是什麼,為了確認,他直接上了船把貨倉檢查了一遍,在某船長看來,這仔細程度就好像船上藏著什麼違禁品似地。

檢查的結果讓官員不怎麼滿意,當然不是指船上的衛生情況,而是王海冬第一座貿易實在是老實的有些過分,這讓想要找茬的官員,只能哭喪著臉開了張單據,告訴他拿著這張單據他可以前往港易所進行交易。

其實不用王海冬去找,官員才剛離開,就已經有人上前來找他接洽,蘇繡這種刺繡珍品放在那裡都是緊俏貨色,就算是杭州這樣的大港每個月才不過有30個貨倉左右配合,這其中超過十個貨倉還是固定被李家商會給定走,這些得到訊息的商人當然是蜂擁而至了。

其實真要說起來,那位羅家少爺也算是自作孽,要不是他年輕氣盛,光靠著他家的繡莊,兩三個月也能湊齊一貨倉的蘇繡,這樣的情況下做海上貿易這種暴利的行業怎麼會賺不到錢?

可是他偏偏喜好探險,這也讓家裡極其不放心這根家裡的獨苗再次出海,那怕只是出海做買賣也不行,這才有便宜了某男的事情發生。

' '

009 肥羊叫誰呢?

“上好蘇繡一貨倉,2200金幣,您看然如何?”上前來接洽的商人只不過到貨艙內逛了一圈,粗略的檢查後,就向王海冬報出了價格。

2200金幣?這個價格王海冬可是十分滿意,他也只是聽羅老頭說過蘇繡運到泉州的價格在2000上下,2200金幣應該也算比較合理,當然這其中也和王海冬這個航海盲竟然在逆風季節把蘇繡向南運的原因有關,畢竟這個時期大部分蘇繡幾乎都是北上,就算有南下數量也不多,才造成如此的價格。

看到船長同意,交易所的商人也十分高興,買賣做成了大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