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海洋中起了一陣風暴,隨後無盡能量蜂擁而來,在其操控中向物質進行轉化著。
李林竭盡全力地注視著,不敢有絲毫放鬆,雖然他看過不少次元空間的輪迴過程,但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解。
尤其現在面臨生死存亡,更是投入了莫大的精力。
如果說以前他只能籠統地認為次元空間的誕生是精神與物質的互動,那麼現在他明白了更多的細節。
精神如何幹涉的物質,物質又如何出現,都在這個末日次元的誕生過程中揭示出來。以往是看不明白,現在則是能夠從種種景象中明悟其中深意。
神說,要有光,因此有了光。有了光,才有世界。光就是能量,光照亮世界,就是能量轉化成物質的過程。
末日次元所在的一個小點,就綻放出了難以直視的一道光芒,它在無盡虛空中傳播,所到之處,原本無比黑暗之處,都被照亮,而所照亮之地,原本空無一物,此時卻一一呈現,從真空,到帶有稀薄物質的太空,再到星球,再到太陽,一種種物質世界的事物,紛紛相繼出現。
他看到這些東西,才第一次從實際過程中看到一個次元空間,究竟是如何在世界意志操控之下,於虛空中生成。
雖然這與他以往的理論認知大有徑庭,但他明白這才是正確的景象,至於本源宇宙的大爆炸理論,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與本源世界中次元空間演化是兩個概念,兩者或有某些相似,但本質上的差別還是決定著兩者的誕生過程有著巨大差異。
別的不說,當前所在的本源宇宙演化,是遵循著嚴格物質規則,斷不會在如此短暫時間內,就將一個世界成型,一個星球的出現,都是億萬年時間的星雲凝聚,才能最終成型,一個文明的星期,同樣是走過億萬年的道路,從最初的有機大分子,到單細胞生物,再到多細胞生物,植物,動物,各種各樣的生物競爭中,出現一種智慧生命,最後出現文明。任何一個文明的出現,都是一個傳奇,任何一個有意識個體的誕生,都是一個神蹟。
人擇原理可以強硬地解釋這種極低的機率出現,但在有意識的智慧個體身上,他們仍然不會因為這種冷冰冰的理論,就不去感嘆生命的奇蹟。
而這個次元空間的演化生成,就違背了一切科學道理,沒有時間差異,沒有距離限制,光照亮之處就是世界,一切都是瞬間成型,地球出現,森林出現,海洋出現,陸地出現,人類也是同時出現。
誕生就成型,成型後就開始運轉,沒有絲毫演化過程,文明不必從頭開始,更沒有複雜的物質演化過程,一個次元意志體就可以做到這些神蹟一般的工程。神話中的開天闢地,演化萬物,就是如此。
任何一個人類如果能夠看到這一幕,就會明白為什麼各個種族,不同文明,不同意識形態,都會有類似的世界開闢傳說,這都是因為世界意志在他們誕生後的意識中冥冥中刻下了世界生成的影像。
當有人開始領悟時,就會明白世界誕生的一種可能。
次元意志體在誕生演化時,就如同神話傳說中一般,它們並非對本源宇宙無所影響,而是在凝聚了本源宇宙中的智慧意識之後,又將本身的資訊反饋過去。
第四百五十七章船行海上(下)
李林一邊思考,一邊看著末日次元演化完畢,演化後的世界,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原樣恢復一般,但根據天眼給出的細節統計數字,整個末日次元空間輪迴之後,與上次的對比,其體積增加了極少的一部分。不過雖然說是極少的一部分,但換算成普通質量單位,也是一個天文數字,畢竟這是一個空間的擴張。
更多細節的變化,就難以直接看出,但他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新的東西。
次元空間本身輪迴的意義已經昭然若揭,在積累了如此眾多的探索資料,李林可以肯定,這些次元空間的每次輪迴都可以看成從本源宇宙中掠奪物質和精神資源的過程,它們透過這個過程來壯大自己,每成功完成一次空間主題,就相當於滿足了本源意志中的某些意念,進而利用某種渠道,從本源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資源,用於下一次的空間構建。
而一旦空間主題失敗,那就意味著它們在輪迴結束時要被迫釋放一些物質和精神到本源宇宙中,導致其整體的削弱。
這種輪迴的根本意義,對於所有次元空間應該都是一致的,但每個次元空間的根據其分類不同,對輪迴本身卻有不同的態度。
次元空間李林將它們分成兩類,一種是科技類,一種是幻想類,區別就是前者沒有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