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身體移動,只能跟著移動過去,在攔截馬克的時候,他就已經提醒了自己,一別貿然想去斷球,免得踢到對方,給自己找麻煩;二不要用手去拉扯拉拽,不採取犯規戰術。只要攔截住馬克的面前,讓他無法打門,哪怕讓他將球傳給別人也不要緊,反正在這樣密集的防守下,任誰也沒有破解的辦法。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隨之身形一晃,手臂勢必要微微張開,而馬克挑起的球不偏不倚地正好砸在他的手臂上,他根本不是有意地去攔截足球,天地良心,在這個時候這個情況下,有手球的必要麼?
伊萬諾夫緊接著掏出了紅牌,科斯蒂尼亞兩黃變一紅,在上半場進入到補時階段的時候,說冤也冤,說不冤也不冤地被罰出了場。
儘管知道抗議無效,但是葡萄牙人還是在菲戈的帶領下圍住了主裁判:“無意手球吹他一個犯規也就算了,怎麼能給黃牌呢?”。。
荷蘭球員這一次自然贊同主裁判的判罰:“手臂都張開了,還不是故意手球?”
也有人想到了1998年世界盃上,義大利隊與智利一戰,最後時刻,巴喬將球挑到對方後衛的手臂上,當值主裁判不僅判罰手球犯規,而且送給了義大利隊一個點球,避免了義大利人首輪告負的尷尬。
相比於巴喬那一挑,主裁判伊萬諾夫覺得,馬克這一下固然有造對手犯規的嫌疑,但是,科斯蒂尼亞的手臂的確是張開的,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他這一次的判罰應該沒有什麼大的爭議。更何況。巴喬製造的是一個點球。爭議當然很大;而馬克製造的是一個距離球門比較偏的任意球,爭議就小了很多。
荷蘭隊贏得了一個任意球的機會,但這個任意球靠近邊線,直接打門的機會並不大。馬克也沒有選擇直接打門,而是將球吊向禁區,禁區內範博梅爾搶到了第一點,但是。他的頭球攻門偏離球門足足有五米之遠。
伊萬諾夫也沒有再補時,兩分鐘時間已經過了,所以當球飛出了底線的時候,他吹響了上半場結束的哨音。
上半場結束,兩支球隊都覺得不太滿意。荷蘭隊現在比分落後,在淘汰制的比賽中,又是一場定勝負的,下一個四十五分鐘內如果不能有所建樹的話,他們將面臨被淘汰的下場。葡萄牙隊在比分領先之後已經做出了防守反擊的策略,下半場他們雖然少一人作戰。但勢必更堅定了龜縮不動的策略,這對於攻堅戰能力不足的荷蘭隊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情。
葡萄牙人也覺得憋屈,反擊利器C羅因傷下場了,攻擊線上的威力就大打折扣,現在,居然還少了一箇中場,雙後腰立刻變成了單後腰,下一個四十五分鐘內,他們將不得不少一人作戰。十一人對十一人的時候,C羅在場上的時候,荷蘭隊的進攻雖然猛烈,但也有限,現在,形勢逆轉,葡萄牙隊還能守住四十五分鐘嗎?
利弊互存,吉凶同在。考驗雙方的時候到了。
中場休息的時候,各家電視臺都在播放同一幕,馬克挑球過人的時候,科斯蒂尼亞手臂微張,然後碰到了球。各家電視臺在播放了幾遍之後,解說磚家們眾說紛紜,有的說這應該算是一個故意手球犯規,黃牌一點兒也不冤枉;有的說,手球毋庸置疑,可以判罰犯規,但不至於給黃牌;有的則說這是一個無意手球,屬於可判可不判之列;還有的說,馬克這是在學巴喬,屬於惡意造犯規行列,應該給他一張黃牌。
呃,沒錯,持最後一種觀點的,自然是葡萄牙電視臺所邀請的磚家名塑們。
馬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擦著臉上的汗水,現在形勢微妙,誰能笑到最後還在兩可之間,下半場必須要全力以赴,否則,就要等下一個四年了!
如果世界盃一年一度的話,馬克也不會太在乎,反正今年拿不到明年再去爭取嘛!但四年一個輪迴,一個職業球員,一生能參加幾次世界盃,諸如貝利這樣的天才,也才參加了四次而已。
艾德沃卡特雖然對上半場比分落後感到不滿,但他同時也看到了希望,多出一人作戰,總比少一個人要好得多吧。
“上半場我們丟了一個球,我知道,這讓大家很失望,我也很失望,”艾德沃卡特開口了,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他,“但我們的機會來了,下半場對方必然要死守,面對對方的鐵桶陣,我們必須增加進攻的手段才行,禁區內我們缺少高點,那就多一點地面配合,滲透進對方禁區,一則看看能不能製造點球,二則也好距離裡卡多越近。”
球員們也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覺得,下半場對荷蘭隊越來越有利,但如果不把握剛開場前十五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