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從登陸艇脫離母艦,還需要經過三小時航行才能抵達大氣層,這期間,外面已經有零散的戰鬥,大多由太空戰機和小型太空蟲子對幹。

專業的太空戰機醜到爆,沒有機翼,就是個紡錘形,各個方向的截面都不大,明顯已經經過了多代改良而拋棄了在太空中完全沒用的氣動元件以最大限度保障自存活率。這些專門的太空戰機是沒有駕駛員的,它們的駕駛員都在護衛艦的模擬艙中,被擊毀了也沒人心疼。行星軌道戰機則是有人機,那裡通訊狀況不好,星球上有蟲子就更危險,遙控機和無人智慧機都沒辦法應付太過複雜的環境。

登陸艇則更復雜,其中空間有限,步兵們能做的就是穿上動力裝甲老老實實的呆在待命艙,待命艙在緊急時刻會直接把他們拋射出去,以免艦毀人亡。

在接近大氣層前,可以在動力裝甲內透過運輸艦提供的畫面觀看外面太空戰機和小蟲子的戰鬥,或者收看過期電視節目錄影,有幾十個臺可供選擇。

小型登陸艦除了有能裝載五十個標準地面單位的待命艙,還能攜帶四個集裝箱大小的各種配件及物資或者多裝一個待命艙。

雷雲等人所在的登陸艇是標準配置,集裝箱裡有五十臺動力裝甲的外掛武器裝備、備用配件、維修工具、兩輛步兵戰車以及移動式緊急手術車。

本次作戰大體分為兩個階段,首先他們要降落到一個被蟲子包圍了幾個月,通訊已經完全中斷,還不知道有沒有活人的大型基地裡,清除基地中的各種障礙、蟲子。確認基地內部裝置是否還有復建價值後,等待後續命令,他們有可能要協助空軍清除蟲子甚至有可能還要找到蟲子頭頭。

其中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在蟲子擁有對空能力的情況下,任何突破大氣層的艦船都將面臨不得不改變預定路線的窘境。

雷雲的許可權能檢視大部分蟲子,對空種中有一種的確是電漿蟲,不過有些不同,因為人類還從沒拍攝到它們的全部身體,這蟲子在地下移動,攻擊時一個器官拱出地面進行攻擊。電漿蟲的攻擊範圍主要是高層大氣圈,以該行星為例,就是地面以上30公里到300公里的區域,將是登陸艦最危險的時刻。

登陸艦在該區有兩個選擇,以主動加速墜落的方式快速透過該區,讓蟲子誤認為是流星碰運氣讓自己不被擊中,然後在最後的距離啟動降落程式,讓內部人員承受更大G力。這種方式可能會導致降落後動力裝甲內經過一定基因最佳化的步兵體能消耗過大,甚至出現暈眩嘔吐等症狀。另一種辦法全靠飛行員牛X,就是早期緩降,使得在該區的速度低於六倍音速,這將使得登陸艦擁有更高的變相機動能力,以躲避電漿泡泡,電漿泡泡破裂前速度是每秒十三公里左右,飛行員夠厲害能讓整艦完全躲避,反應稍慢就完蛋了。第二種方式看似好一點,可是會需要兩分鐘以上才能穿過危險區,即使因為快速移動導致電漿蟲很快失去角度,可按照蟲子的習慣一旦開始攻擊會有越來越多參與進來,總有角度合適的蟲子,飛行員需要控制至少三十次以上的躲避!

雷雲所在中隊的飛行員明顯不是狠角色,他決定消耗全員體力,趁著小艦艇們對付空中蟲子的機會,以十五倍音速進行極限降落!

待命艙本身是減壓艙,動力裝甲同樣有減壓能力,並且在登陸艦機頭與地面呈六十度角向下全速衝刺時,所有人都會被調整為相應方向腳對艦首腦袋向艦尾。可即使這樣,大夥都幾乎被甩出鉗住動力裝甲的固定裝置。

飛行員讓大夥承受難以忍受的壓力,也是沒有法子的,電漿泡泡的速度比閃電慢的多,比戰機的外太空高速機動也慢,更別提戰艦超空間移動前的那一刻。

可它是電漿,擁有電的一切特性,會受到金屬和有電力消耗物體的自然吸引,而它本身又沒什麼質量,實際上有不差的跟蹤能力,在接近時可一定程度進行彈道自調整,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好躲開,必須要在電漿靠近到一定距離前形成一個更大的反差速度,可能被追蹤的情況才會好轉。那些高手也不是每次都能躲開,還需要大量誘餌金屬條幫忙才行。

在衝過電漿防守區後,登陸艦要在減速到三倍音速的同時進行拋物線變向。在降低到三倍音速之前,整個過程的G力一直維持在10G以上,超過地球人類的極限很多,要不是戰士們都有一定程度的基因最佳化和多重防護措施,直接就死在裡面了!

落地時,雷雲都感到了噁心和頭暈,可想而知其他普通士兵是個什麼感想,總之不會好過就是了。

由於高速迫降的關係,而低空低速飛行比迫降更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