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了,若再加大、加高泥土又得把罐子壓垮。張凡虎身後也冒出滾滾濃煙,這是族人們在燒製木炭,這對他們來說已經很熟練了。
當傍晚時分,族人們看到他們神人把一個今早放進去的泥罐子再取出來之後,被驚呆了,張凡虎也很驚訝,沒想到第一次燒製就這麼順利。這個罐子現在材質看上去就像以前人們用的海碗,灰白色,只是沒有釉,摸上去很粗糙。
晚上,族人們喝著魚湯,對張凡虎的崇敬之情又重新回來了。因為張凡虎用這個罐子像以前用椰殼鍋一樣,裝好水和魚直接就懸掛在三腳架上燒,做熟這麼大一鍋居然與小小椰殼鍋的時間差不多,但是卻夠族中的一半人吃,如果明天在做一個,那不是族中吃飯相當方便?
今晚,張凡虎做的是石頭魚,這是他在好望角捉到的第一種魚,也是第一條,在之後他和族人們也捉到過,但是曬乾之後就一直被張凡虎阻攔沒有像一般的沙丁魚一樣被扔進椰殼鍋中煮。今晚用陶鍋煮出來的湯味極鮮美,遠超沙丁魚。石頭魚皮很厚,去除表皮後,熟肉呈半透明啫哩狀,很滑,口味很好。除主骨外,沒有其它骨刺,肉厚最宜於清燉。石頭魚的魚膘曬乾後用來氽湯,入口爽滑為珍餚。
智力與智靈坐在張凡身邊喝著魚湯,這當中有他們的勞動成果,他們是最先做這件事情的“元老”級人物,族人們現在對他們的態度也與以前一樣,忘記了昨晚的事情。
智速喝著湯,把椰殼碗中的石頭魚的主骨嚼碎嚥了下去。
第七十六章:林中大混戰(上)
當張凡虎在背後的猴麵包樹大樹枝上劃上第六條深深的刻痕時,又是一個月過去了,現在已是十月,也就是南非的初夏,斷斷續續的小雨已來過幾次,略微潤綠了草原。這是大草原大雨季來臨的前奏,這幾場小雨給羚羊群、象群等動物一過就揚起漫天塵土的乾燥大草原一點滋潤,但這只是像掃地前的一次澆水,治標不治本,沒根治核心,土地還是乾涸的。
在這一個月中,十一個獵隊族人的一些訓練照常,老老實實地按照張凡虎制定的訓練體系進行著,彷彿大家都把上次夜晚那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忽略了。張凡虎在一個月中與以前一樣同樣很忙:在前半個月中他主要他教會了族人們對陶器的燒製和模型的製作,很多必完成的工作他也完成了,比如他一直想吃的炒菜。'搜尋最新更新盡在。'
他用樹枝和草莖搭了個鍋的模型,然後把一塊塊巴掌大小的稀泥塊放上去,由於是稀泥,所以結合部位很好消除,左後形成了一整塊橢圓的鍋。他把這樣一個下面墊著草莖與樹枝的泥鍋先放在樹下陰乾,像這樣慢慢失去水分不會使泥鍋像水田一樣龜裂。被晾乾水的泥鍋被抬到窯中燒製,之後居然又是一次就成功。只是鍋底下原本做支撐的草與樹枝被燒成了灰燼後,又留下了田字格一樣的淺痕,即使用泥再填上再燒製也無濟於事,它們不結合,就像水泥與玻璃不相結合。
還有一些物件用陶來製作相當合適,比如箭頭。雖然用黑黃檀木樹枝磨尖就直接可以做箭,但是還是沒有菱形箭頭的箭準頭好,所以最好的箭頭還是張凡虎教族人們磨製的石箭頭和骨箭頭,只是磨製的時間太長了,很麻煩,而且效果不是太好,達不到最理想的形狀,有的甚至沒法磨製,比如魚叉頭。這樣的箭頭和魚叉用在實際狩獵中,而黑黃檀木樹枝磨尖的箭頭就在平時訓練使用。
魚叉與箭頭大體類似,但是它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倒鉤,這種尖尖的向回倒轉的小突起尖刺是沒法磨製出來的,就像無法用磚頭磨成魚鉤,這不是毅力與手藝問題,而是材料問題。張凡虎就用陶泥做成雛形,然後用金合歡樹刺或者黑檀木磨成的木刀細細雕刻出來,數十上百個魚叉頭一天就可以燒製出來。
這種魚叉形狀完全是按照原來的要求而出的,鋒利無比又很牢固,非常適合捕殺大魚,只是有脆的缺點,如果射在骨頭上很有可能折斷,但是總體效能已經相當不錯。
在後半個月中張凡虎就完全交給了族人們,他則帶領著十一個族人繼續訓練。今天又到了外出的時候,每到這時候也是一次小型的捕獵,每次都有一兩隻數十公斤重的羚羊被獵殺,也算是給族中改善一下伙食,增加新鮮肉食。當然也有很多耐旱的野菜或植物塊莖被待會族中,畢竟人不能一直吃肉食,蔬菜、粗糧等是必須的。
今天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張凡虎帶著族人們在中午時分來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當然這很平常,他們大多數外出都是去的陌生地方,儘管八個主要方向以內的一百公里都去過了,但是他們都走的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