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聽明白了:“他們的小動作?父親還在,他們就想反了不成?”
審配淡淡地說:“為了防備曹操北上,我們在鄴城城外安置了二萬左右的兵力,還有周圍城池的防守力量,這些兵權一定要抓在我們手中才行。可是,現在城外兩萬兵馬的指揮權在辛毗手中,對我們的威脅極大。郭圖匆匆離開,定是去找大公子說這些事情,所以,我們也要提前有所防範才是。”
袁尚聽得連連點頭:“兩位先生說的是。這樣,父親的病還是要趙如用力才是,他不是說了嘛,過了百日就有一年,他那裡自有我來催促著。城裡的防守一直是審大人在管理,以後還是要您多費心。至於城外的兵馬,逢先生,等父親稍微好點,我請他給先生一道命令,您去接管城外的兵馬,就是不能完全接管過來,至少也要坐鎮那裡,不讓老大獨得兵權,您看這樣安排如何?”
逢紀連連點頭:“如此甚好,紀一定不負公子所託,絕不讓城外的兵權落入辛毗手中。”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一統北地篇——第一百五十八章兄弟鬩牆
和袁氏兄弟的緊張不同,我很悠閒,袁紹馬上就要死了,看戲的人當然不要那麼辛苦。當然,在為袁紹診治的時候,我還是一幅很關心,很緊張的樣子。袁紹病的這麼重,已經超出了我能治療的範圍,我現在能做的就事千方百計延長他的生命,減少他所受的痛苦。這些就是我在袁譚、袁尚等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樣子。
袁紹服用了我的湯藥後,果然吐血吐的沒有那麼頻繁了,身體的痛楚也小了些。他們都很感激我,好像我能救了袁紹似的。只有我自己知道,要做到上面的幾點,有多容易,無外乎就用一些止血和麻痺神經的藥物罷了,對袁紹的病,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我在等待,等主公他們的行動,來決定對袁紹用藥和挑撥離間的程度。
在我等待的時間裡,袁氏兄弟一點也沒有閒著。袁譚幾乎天天守在袁紹身邊,努力表現出自己的孝心,期待袁紹能開口把政事囑託給自己辦理。袁尚也一樣,除了表現的十分孝道外,還為逢紀爭取到了三軍總監的位子,堂而皇之地進駐到辛毗身邊,監控城外大軍的動向。郭圖很少在袁府露面,而是忙著在鄴城大小官吏那裡上串下跳,為袁譚大造登位之勢。
我不清楚袁紹到底是否明白他兩個兒子之間的明爭暗鬥,或者他一直無法決定讓誰來繼承自己,再或者,他根本就不曾考慮自己是否要完了。總之,他就是不提身後事,把鄴城的軍政大權全部囑託給了審配。審配這方面做的非常之好,在袁軍大敗,主公重病的情況下,依然把鄴城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可惜了這麼一個人才了。
曹操當然也得知了袁紹病重的訊息,他也不會因為和袁紹青年時期的友好交往而心懷仁慈,反而是趁人之危,加緊了對冀州的蠶食進攻。在近半年的時間裡,相繼拿下了常山、廣宗、廣平、朝歌,陽平、毛城等地,前軍大有直指鄴城之勢。隨著曹軍的勝利步伐,在幷州主持整改工作的曹操也來到了冀州,親自率領張遼等人,開始了對邯鄲周圍的清剿,意欲迅速佔領這個大城池,配合南邊的夏侯淵部,完成對鄴城圍困。
與此同時,在青州的臧霸部隊,得到了高順的支援,兩人聯手,很快拿下了沒有主人守衛的南皮,實際上是拿下了通向幽州的大門。兩人再接再厲,向渤海郡進發。要說臧霸他們心也太大了點,青州全境拿下的是非常順利,可並不代表青州境內就平安無事。都不要說袁譚在這裡也經營了幾年了,自有忠心於袁氏的人並不臣服於許都政權,明裡暗裡的搗蛋是少不了的;還有青州境內原來就聚集了不少地方土豪和武裝勢力,最有名的就是泰山郡出來的泰山五霸和廣郡豪強管承等人了。在他們中間,臧霸、孫觀、尹禮、吳敦等都跟隨了呂布,後降了曹操,成為收服青州的主力部隊。而昌稀則佔據了東海郡,偏向了劉備,才被張遼收服不久。管承嘴上答應了歸順許都政權,可死死掌握著自己的兵權,明顯是不肯放棄。
發展的太快,會帶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曹操之所以在幷州坐鎮了這麼長時間,也是為了穩定拿下的地盤。深知前方要得利,後方就要穩定的曹操,這個時候,馬上下令于禁帶張頜率兵進駐臧霸後方,先把青州穩定下來再說,事實證明,這一安排真的很好。
等一切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曹操也見到了小周,知道了我已經在鄴城的訊息。回到鄴城的小周,帶來了曹操的囑咐:不管袁紹的生死,儘量讓鄴城鬧得更厲害些。這個吩咐正合我的心意。而且時間已經有一個月多了,我的保證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