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雷達警戒圈的半徑。如果以目標行星為中心的話,差不多在1。2萬公里左右,正好處於護衛艦等級的重粒子炮通常功率射程之外。這也符合一開始從紅龍女王那裡得到的關於這個私人礦場的武裝情報。
繼續往前飛行的,東方浩透過偽裝航行器上的接收裝置發現了中遠距離中微子瞄準波束和鐳射測距儀的光斑。透過琉璃查詢了一下自己的座標和對方的方位,東方浩發現對反的絕對防禦圈是在700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在這個距離上,只要是活動的東西,都可能被對方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從對方的執行程式上看,如果自己的航行器沒有偽裝成隕石的話,現在已經被對方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器或者荷電粒子炮的帶電粒子束給轟擊了,同時也可能有電磁重接炮的實體炮彈。如果對方足夠囂張的話,那麼重粒子炮的射流也有可能。
偽裝航行器除了判斷目標是否是自己的要找的小行星外,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觀察小行星的能量來源。
從一般情況來說,小行星帶的太陽輻射能量已經很低了,雖然對於現在非實體的離子太陽能電池帆的轉換效率非常高了,但是也就是應付一般的日常應用。對於武器系統來說,太陽能電池板的功率多少有些不夠看的意思。所以,很多的足夠大的小行星礦場會採取兩種供電手段。第一是利用足夠的支架來展開大量的太陽能帆板,用來應付平產的工業用電,另外就是掛載普通裂變反應堆或者亞臨界反應堆。當然,更有可能的是使用聚變爐。這種外掛能源有兩種佈置方式,第一是用工業支援艦外掛在行星表面,另外一種就是在小行星上打洞,直接裝進小行星中央。
打洞的話,一般適用於直徑在十公里以上的巨型小行星,因為整體式三層同心聚變爐的運輸安裝的作業空間比較大,需要開通一個足夠大的隧道,直徑十公里以上的小行星體積大,質量高,結構堅固,對於開洞這種事情引起的質量變化不太敏感,所以適合使用這種安裝方式,而且這種安裝方式非常適合用來將小行星改裝成工業艦船。當初上合將鴉女星改裝成迴旋者號碎星採礦船的時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但是對於東方浩他們所要尋找的那顆目標小行星來說,這個方法不大合適。xe91125814x號小行星是一個明顯的長條,這種結構的小行星從短軸開洞會引起小行星內部應力的極大變化。而且如果不是想要外殼的話,這樣安裝的方式也太費時費力。一般的礦業公司是不會去幹這種事情的。所以,從通常上判斷,這種小行星礦場一般是使用外掛的工業支援艦。
僅僅這些還不能進行開採,想要順利的將小行星內的重金屬和貴金屬開採出來,解決能源問題僅僅是第一步。第二步還要對小行星就行結構掃描,計算判斷行星結構應力和結構的堅固程度。如果發現有非常脆弱的結構間隙的話,首先要使用工業艦或者軍艦的重粒子炮和電磁重接炮轟擊這些脆弱的地方,讓較大的小行星分裂成幾部分,然後分別開採。如果只有較為脆弱的地方話,那麼需要使用工業艦在行星外表面進行加固。因為在裡面開採的時候,小行星突然裂解了,那就樂子大了。
在結構掃描之後,還要在小行星表面製造高頻震盪波用來消除內部應力,這一般是使用定向二次裝藥,也就是小規模核爆,質量上億噸的東西是沒法用錘子來敲的。只能用爆炸的方法來人工應力消除。
忙完這些之後,礦業公司才能讓工業支援船連線在小行星上,然後開始掘進作業。
而且掘進路線也是有講究的,小行星和地球上有一種結構很相似,那就是礦藏也是分帶的,冒冒失失的直接打洞的話,產量會非常不穩定而且得到很多毫無用處的碳酸鹽和矽酸鹽。這就需要掘進路線需要先期規劃。一顆上億噸的小行星很多都不是單一礦藏,其中各種元素都有自己的分佈帶,需要同時開工多個作業面,進行分別開採。只有這樣在進行選礦的時候才會少廢很多手腳。
所以,在日復一日的進行這種麻煩工作的北約和太空圈,在面對迴旋者級碎星採礦船那種簡單粗暴、蠻不講理的開採方法時,內心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在北約尚未分裂的年代,他們在神話級殲星艦和迴旋者號工業船的刺激下,也曾經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冥府級殲星艦和執政官級工業船計劃,但是受工業規模所限制,一直停留在圖紙上,後來就是北約的天地大分裂,讓這兩種能從資料上和神話級,迴旋者級匹敵的泰坦全都成了鏡花水月,僅僅剩下了一些網路上的感嘆和談資而已。現在北約的災難級和太空圈的日蝕級僅僅是聊以自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