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被激發了二次爆燃,艦長已下令棄艦…”
··這是一艘引進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已經大規模改裝,只是運氣不好被一枚“魚叉”擊中了“白蛉”導彈的發射管。如此被動的防禦作戰難度是極大的,指揮部的人都在注視這場海空大戰的轉折…
··美軍在此役並未佔到多大便宜,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3架“猛禽”、1架“鷹眼2000”、5架電子戰機、7架F-15C、7架F-35、25架“超級大黃蜂”、32架F-16C、11架“雄貓”和8架F-15E。更要命的是除了8名飛行員是在特混艦隊附近墜機跳傘被營救外,其餘的只能被列為“失蹤”,其實大多數都落入我軍手中。本來美軍指望能擊潰我軍的攔截線後,由“海鷹”、MH-53E來營救跳傘飛行員,可是直至空戰結束我軍依然維持了嚴整的陣形,美軍沒有機會了。
··我軍戰機的損失大致與美軍相當,但大都是輕型戰機。而且逃生的飛行員都被營救回來了。那麼我軍付出如此代價僅僅是為了“亮劍”展示軍威嗎?當然不是!特遣艦隊佈陣巴士海峽等於建立了一個海上區域防空系統,堵截了美海空軍戰機對我海峽南部登陸航線的襲擾。更重要的是切斷了美軍核潛艇的西進之路。這裡要補述一下中美兩軍在海下的無聲的激戰,實際上潛艇是全靠“聲音”在搏殺只是外界聽不到,不及海上、空中廝殺那麼壯觀就是了。
巴士海峽以東250公里海域“德克薩斯”號核潛艇
··本來巴士海峽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