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航程一舉提升到2千公里,並大大延長了它的使用壽命。
只是限於時間,我軍藉助這一技術研製的Z-18還未能完成試飛,這次戰役是用不上了。
我軍的航母群是否出海與美軍特混艦隊對決尚無定論,不過它們的艦載機聯隊在海峽的制空作戰中絕對是一支生力軍。而護衛艦隊則足以控制海峽的水域,併為登陸艦隊提供最強有力的壓制火力。其艦載直升機當然能擔負海峽的反潛和搜救任務。海軍的其他攻擊艦隊的壓制火力更是驚人。在當今世界上,除了美軍的4艘戰列艦有406毫米艦炮,即使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甚至“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裝備的艦炮也只是127毫米的。俄國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巡洋艦滿載排水量24300噸的‘基洛夫‘級裝備的也不過是130毫米的艦炮。而我軍的“東方II”級驅逐艦上就裝備了203毫米的艦炮,其彈藥投射能力之強勁確屬驚人,該炮的炮彈戰鬥部雖小於406毫米的,但射程則遠超出“依阿華”級的巨炮。
不過海軍最具創意的是發展了一款新型的“鐵箭”級炮艇。什麼,難道又要倒退到炮艇的年代啦?非也!炮艇和魚雷艇這二款在我海軍戰史上立下顯赫功績的戰艇似乎註定要退出歷史舞臺了,研究人員怎麼又會想起它們的呢?總裝備部的史文秀上校在仔細分析了炮艇的優缺點後,認為以往的小炮艇存在的問題是,火炮口徑小,威力太小;艇小不耐風浪,而且造成艦炮的命中率太低。在現代海戰中它們似乎沒有了生存的可能性。它們的優點是機動靈活、建造費用低,炮彈也遠比導彈便宜得多。那麼它們還有發展的餘地嗎?
史上校認為,艇體可以借用“紅箭II”的,那麼就能遠涉重洋了。火炮則可以放大到273、300、406毫米的,當然是火箭炮啦。那麼射程、威力就不成問題了。我軍獨步全球的遠端火箭炮既然可以裝在輪式或履帶式車輛上,那麼在將近600噸的炮艇上裝備10管此類重型火箭炮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攜帶的火箭彈當然要比幾十噸的車輛要多得多,裝填機也可以上艇。
以WM…80式273毫米火箭炮為例,操作與控制裝置只需3個人操縱,在緊急情況下,一個人也能獨立完成發射任務。火箭彈彈長4。582米,彈徑273毫米,重505公斤。150公斤重的子彈藥戰鬥部,內裝有子炸彈380個,子炸彈可擊穿80毫米至100毫米厚的裝甲板。火箭彈初速40米/秒,最大飛行速度1140米/秒,對應於最大射程角的最大的飛行高度達31000米,最大射程120公里,飛行時間165秒;最小射程34千米。火箭發動機採用205。5公斤HPTB固體推進劑。
但是火箭炮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精度太低,如果在艇上發射,由於艇身的搖動精度將更低。專案組採取了2項技術措施:其一是,在艇的四角加裝了加速度和水平感測器,艇體的縱傾和橫搖是可以預測的,計算機根據這些感測器的變化值,可以預知艇體達到水平狀態的一刻,因此只要火箭炮的發射角設定好,此時就可以自動啟動發射。而且在大風浪的時候可以採用噴油鎮浪的方法減輕浪湧。
其二,開發叢集協同指揮系統,把8-10艘炮艇組成一個叢集,以1艘指揮艇統一指揮,以加大火力密度。如此一來打擊力度就相當可觀了。
這些炮艇的戰術任務是:為登陸搶灘提供遠端壓制火力;對敵宙斯盾戰艦集射摧毀其雷達和通訊天線,為反艦導彈的打擊創造條件。
這款炮艇的設計並不複雜,艇體同“紅箭II”,長65。4米,寬8。4米,排水量520噸,二套2000千瓦和4000千瓦串聯的電機組直接驅動雙推進軸,由金龍電池驅動。衝擊航速34節,短時間的航速可達36節,最大航程3200公里,戰鬥定員55人。前部是12-16管的273或320或406毫米火箭炮發射架,中間是小小的艦橋,艦橋後有2座雙37近防炮,1座8聯裝“海紅旗-7”防空導彈發射架。後甲板是直升機起降平臺和下沉式機庫,可搭載1架艦載超輕型直升機Z-2H或Z-17H。
而08式406毫米火箭炮都是現成的,主要是研製艇體姿態檢測和發射聯動裝置,以及海軍2號資料鏈系統。去年中2艘安裝了WS-1B火箭炮的1號艇和2號艇試航成功,接著是單艇海上實彈射擊,其火力極具震撼力。精度達到了1/500。去年8月份4艇協同射擊更是聲勢驚人,它們的集射在高速行駛的靶艦四周形成了爆轟雲,飛濺的子彈藥摧毀了艦上的所有天線。海軍